马勇(左二)参加联合国活动
马勇在2018年雅虎财经高峰论坛上
马勇(左一)参加2019年巴菲特股东大会
人物名片
马勇
中国银行美国地区副行长
中国银行美国首席风险官
国际银行家协会董事会董事及执委会成员
曾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
在美国知名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马勇从“码农”一直做到了华尔街高管。读计算机专业的他,最初在美林(Merrill Lynch)、IBM等公司担任风险和技术职位,后来转行金融业,曾就职于业内大名鼎鼎的摩根士丹利,担任董事总经理等要职。现在,他是中国银行美国地区的副行长,兼任中国银行美国首席风险官。
“小时候我差点儿没上成高中,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要珍惜每一个机会,所以每次都全力以赴。”马勇说,“高中一度只是我的梦想,后来实现了,它却离我家有30里远,徒步来回要8个多小时。为了读书,我每周都咬牙坚持。当时觉得最累的就是赶路,最常想的就是这30里路,我什么时候才能走完……”而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路会走这么远——不但走出了安徽农村,还走到了纽约,走到了华尔街。
1
计算机博士转战华尔街
马勇出生于安徽农村。1977年,15岁初中毕业时,虽然考了全校第一,却因故未能进入高中就读。这一年,父亲的去世让家庭境况雪上加霜。“我只能下田种地赚工分。”半年后,马勇在别人的帮助下终于得到了上高中的机会。学校离家有15公里,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步行需要四五个小时。为了节约时间,马勇住校就读。每周日下午他带着一周的口粮——一袋米和一罐咸菜,徒步赶往学校。周六下午,又从学校走回家,继续干农活儿。
为了赶上同学的进度,他利用假期时间,一边干农活儿,一边自学课程。开学后,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跃升至全校第一。“当时我发现学数理化特别轻松,现在看来可能是我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比较强。但是好像认人的能力不太行,有点像现在说的那种‘脸盲症’。”马勇开玩笑说。
1979年,马勇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马勇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读研,并获得出国深造的资格。他先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取得了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此后又拿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为自己的求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995年,马勇进入IBM公司做程序员。不久后,经人推荐进入了高盛公司,“虽然算是进入了华尔街,但所做的工作和后面加入的美林公司一样,都是当‘码农’,写程序。”马勇笑着说。
2001年“9·11”事件后,他为美林公司写了一个可以节约成本、更有效调动内部资源的程序。这个程序为美林公司获2003计算机杂志年度奖立下汗马功劳。他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参加慈善晚宴的机会。
在那次慈善晚宴上,马勇遇到了一位华尔街某金融机构的总经理。聊天中,马勇得知对方正在为风险控制方面的一些技术问题伤脑筋,就当场洋洋洒洒地给他写了3页纸的“攻略”。这位总经理看过后赞不绝口,问他为何不亲自来做。“我当时也不含糊,直接问他how much(给多少钱)?”马勇说。
没想到,3页纸加一句话,马勇就此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马勇写给那位总经理的“攻略”就是有关公司计量风险的算法实施,在随后的5个月投产了60多个产品,帮助公司在满足监管要求的条件下,释放了更多的资本。马勇迈入金融界的第一步,旗开得胜。
2008年4月,马勇加入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担任资深副总裁。当时“单枪匹马”进入新公司,如何尽早融入公司文化,有效调动员工,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对他而言都是全新的考验。“我在4周内找了40个员工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所面临的问题。谈话过后,我把这些员工分为3类,一类是愿意支持并配合我工作的‘支持派’,一类是想看看情况再决定的‘犹豫派’,还有一类算是不想改变的‘顽固派’,其中有一位中层,我约他谈话约了10次,他一次都没接受。”
开场并不顺利。马勇决定先带领“支持派”员工,做出成绩,突出重围。很快,工作成效一出来,“犹豫派”的员工就跟上来了,最后就连“顽固派”也投入了进来。
可惜好景不长,这家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最终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次贷危机)加剧的形势下,于2008年9月申请破产保护。
2
经济危机后,八年打拼在“大摩”
2009年,马勇加入摩根士丹利。当时的摩根士丹利,刚刚经历了经济危机的考验,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刚进公司的时候,氛围十分凝重。大家都还惊魂未定,新出台的更加严格的监管条例,又让大家对未来的发展一筹莫展。”
在大摩的8年,马勇担任过多项领导职务,包括董事总经理、风险管理部首席运营官等。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的同时,马勇还兼管人事。“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这是基础。”马勇说,在这个基础之上,他常会用激发潜能的方式来培养下属,给他们更多成长的机会。
“我认为人如果勇于脱离自己的舒适圈,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潜力得以激发。我曾经带过一个小经理,她分管3个人,但她性格十分柔弱,说话声音也很小。不过我发现她很有潜力,为了让她快速成长,我故意把最难管理的一个‘牛皮糖’员工分给她。一开始她每周都会来我办公室哭一场,但当她彻底解决了对她而言最难的问题后,也就迎来了大幅的进步。现在,她已经是带领30多人团队的实力担当了。”
马勇还非常热衷向留学生及后辈们分享自己的职场经验和人生感悟。他曾受邀在华尔街、罗格斯大学、福特汉姆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校友会等机构大学,乃至安徽家乡的中学开讲座。
马勇是国际领袖基金会纽约分会董事会成员,也是纽约青年企业家俱乐部联合创始人。纽约青年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于2015年,以“开拓创新,传承互助”为宗旨,同时关注教育培养青年人的“企业家精神”。马勇还是俱乐部内设“导师团”中活跃的一员。
2016年和2017年,马勇荣获了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授予的“总统志愿者服务奖”和国际领袖基金会颁发的“卓越领导奖”。
3
成为中国银行美国首席风险官
2015年,马勇在一次演讲活动中偶遇中国银行美国地区负责人。当时,中国银行十分需要一个对中美情况都很熟悉的人,来帮助改善监管沟通,使得合规和风险管理尽快达标、尽早本土化。马勇非常符合这一人选的条件。2017年4月,马勇加入了中国银行,成为第一位从外资银行招聘过来的高管。
马勇现任中国银行美国地区副行长及纽约分行风险总监,兼任中国银行美国首席风险官,负责管理全面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以及合规风险等八大风险。他还是国际银行家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ankers)董事会董事及执委会成员,“我的任务就是帮助中国银行提高在美国本土的合规和风险管理水平。”
回顾这一路的打拼,马勇觉得世事难料。当年出国,只因在报考清华大学研究生时,看到考卷首页写着“想考出国研究生的同学,在自己的名字后加上拼音”,也许就在写下“MA YONG”的那一刻,人生便开启了另一条道路。“如果没有出国,我可能还在做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工作。小时候家里太苦了,读高中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学一门手艺,以后可以靠维修收音机来谋生。”
由计算机专业转战金融业是一个重大决定,可能很多人在面临这种抉择时都会有所犹豫。但马勇说,他喜欢挑战,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再苦再难都挺过来了,我对自己充满信心。”
空闲时,马勇会读读中国的四大名著,还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书籍都在他的书单上。他说:“出国的时候年纪太轻了,还没来得及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好好补补课。”
文/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