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联合反抗军与美军主力会师
1942年,马尼拉宣布为不设防城市
1945年,美军在马尼拉巷战中
经历战火摧残的马尼拉南城墙,这门遗留的日军火炮指向市中心
1941年12月7日,就在日军偷袭珍珠港时,美国在菲律宾的机场也遭到日军轰炸,随后日军大举南进,1942年1月2日夺取菲律宾马尼拉,5月6日逼降退守巴丹半岛的美军,菲全境沦陷。侵占菲律宾后,日军是如何作为?菲律宾人民又是如何看清日本侵略者的真面目,开始抗日斗争的呢?
狰狞的面目
一占领马尼拉,日本就组建傀儡政府,由原菲律宾独立预备政府(20世纪30年代,美国允许菲律宾准备独立,组建了预备政府)的内政部长劳威尔担任总统。该政府表面上由菲律宾人组成,实权却被日本顾问掌握。日本一方面大谈“大东亚共荣”,把自己打扮成驱逐白人殖民者的“英雄”,拉拢菲地主阶级和高层人士,另一方面强迫菲学生学习日语,使用美化侵略的教材,奴化下一代。傀儡政府引入大量日本风俗,实施全面“日化”,认同日本占领。
起初,部分菲律宾人受到蒙蔽,对日本侵略认识不清。日本真正垂涎的是这里的资源,尤其是橡胶和粮食,大批日本财团跟随日军涌入菲律宾,利用日本占领军废除货币,强推“无抵押、无信用”的军票之机,在交易中强迫用军票付账,却要求菲律宾人拿美元、黄金、白银等硬通货来买产品。为方便掠夺,日本军票近乎滥发,连马尼拉印刷厂都停印报纸,所有纸张、油墨都去印军票。靠这些废纸,日本将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财富一扫而空,特别是南洋华侨不仅遭到虐杀,几代人积累的财富也被抢夺殆尽。更可恶的是,这些财富除了一部分支持日军打仗,大部分落入日本财团手中,日本投降后,这些财团贿赂美国占领当局,逃过清算,保住大部分财富,成为战后日本经济重启的主要资金来源。
大量掠夺令菲律宾本就畸形的殖民地经济崩溃。战前,菲律宾70%的进口和80%的出口都和美国有关,日本入侵后只顾掠夺,更糟的是,菲律宾靠砂糖业换取外汇,然后去暹罗(今泰国)、英属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采购大米,满足国内食用。而日本占领的中国台湾岛已是砂糖产地,日军要求菲律宾农民改种小麦、大麦等急需的粮食作物,可这些并不适合当地种植,但霸占菲土地的日本农场主根本不管,硬性安排种麦,且只供应占领军和日本国内,结果菲律宾很快陷入粮荒,粮价疯涨。到1944年,连马尼拉都饿殍遍野,日本驻菲大使村田省藏形容:“一半的市民陷入饥馑,城市就像饿鬼世界一般可怖。”
有压迫就有反抗
随着日本侵略嘴脸暴露,菲律宾抗日情绪高涨,出现大量抗日武装,最有名的是三支,即美国残兵组成的美菲联合反抗军、菲律宾共产党的抗日人民军(胡克军)和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华支)。
美菲联合反抗军是1942年初由吕宋岛残存的约1100名美国远东部队(USAFFE)士兵组成。随着美军转入反攻,美军潜艇利用菲律宾海岸线漫长,日军无法全面封锁的特点,给反抗军运送给养,他们装备越来越好。但反抗军主要从事搜集情报,绘制地图,为美军反攻做准备,并不主动与日军正面较量。
胡克军致力菲律宾彻底独立,既抗日,也反对美国卷土重来,结果同时与日军、美菲联军作战。由于群众基础好,胡克军更受本地人支持。
华支的主体是一些在中国受过中国共产党教育的华侨和当地华侨,曾作为胡克军一部分参战,但与胡克军“既抗日又反美”的立场不同,他们认为抗日才是主要矛盾,要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必须和美军搞好关系。双方理念不合,通过协商,胡克军将所有华侨集中到第48支队,其中“4”代表新四军,“8”代表八路军。由于支队全由华侨组成,因此也称华侨支队,简称华支。在美军反攻菲律宾中,他们战斗力很强,给予日军巨大杀伤。
残酷的镇压
为了对付抗日武装,日本招收失地农民,组建起近5000人的伪军,每天进行两三个小时训练,配备缴获的美军破旧武器,负责维持治安。伪军装备差,士气低,除了子弹比抗日武装多一些外,毫无优势。在美军反攻菲律宾后,这些伪军一触即溃,没有任何作用。
面对菲律宾人的反抗,日军实施了惨绝人寰的血腥镇压,而且越到战争末期就越疯狂。随着日军控制区的缩小,屠杀从最初的乡村,逐步蔓延到城市,最终在1945年2月的马尼拉战役中达到顶峰。日军将大批马尼拉市民赶到街上,分男女站到街两旁,然后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将伤员杀死。最骇人听闻的是圣保罗大学惨案,日军将千余名儿童骗入餐厅,在桌上摆着点心,当孩子们聚拢时,日军拉响藏在吊灯中的集束手榴弹,五盏吊灯同时爆炸,下面的孩子血肉横飞,然后日军又用机枪扫射,有994名儿童遇害,是战争中极其罕见的针对儿童的大屠杀。到2月23日美军解放马尼拉前,日军进行了一个月的有组织屠杀,至少10万平民倒在血泊中。
虽说菲律宾人在日据期间走过弯路,曾被日本虚假宣传所蒙蔽,但很快抗日活动就成燎原之势,对美军反攻起到很大策应作用。特别是华侨与菲律宾人民并肩战斗,为世界反法西斯运动书写了光辉篇章,更是中菲传统友谊的体现。在近年的中菲交往中,双方都对这段历史表示肯定,菲政府还修缮华支纪念碑,并多次派官员纪念。 朱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