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申城少年“武侠梦”的开始 ■短讯 乒乓阿姨沃霞芬诠释老有所为
第A15版:上海体育 2021-10-25
青少年武术套路冠军赛举行

申城少年“武侠梦”的开始

李一平

本报记者 李一平

上周六清晨,位于宝山区的三邻桥体育文化园早早就热闹了起来,一队队身穿祥云、飞龙样刺绣武术服的少年正在做拉伸动作,一场“武林大会”俨然就要召开。10月23到24日,上海市青少年武术套路冠军赛举行,少年武者共聚一堂以武会友。

或刀、或剑、或拳,在场馆内,青少年武术运动员以精湛的动作演绎着一套套武术招式。想起教育部不久前发布的,给《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的一封复函,而在网络上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以及“阳刚之气”再次成为热议话题。看着眼前的武术健儿们,也许着就是青少年“阳刚之气”最好的注释。

除了男孩儿外,现场还有不少女生身着武术服,紧张地为比赛做着准备。在一名女运动员的家长黄滢女士看来,青少年的“阳刚之气”并非特别针对男生,女生也需要适度的“阳刚”。“我觉得‘阳刚’并不是说孩子很男性化,而是阳光、刚强的代名词。作为一名现代女性,女生同样也需要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坚强。”在女儿练武术后,黄滢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变化:遇到事情不像以前第一时间就求助父母,也有了更多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

在武术比赛场馆的对面,是设在三邻桥园区内的一家舞蹈培训机构,粗略一瞥下,虽然其中大部分是女孩子,但也有男生在学习舞蹈。对此,送孩子来参加比赛的家长薛先生也有不同的看法。“我家的就是男生,但不是说男生就不能学习舞蹈,其实武术和舞蹈一样,都是教会孩子自信、勇敢,区别只是老师的引导不同。”

但同时,自身也是一名武侠小说爱好者的薛先生认为,武术比起舞蹈来说,有其更有特点的一面。“比起古龙的恩怨情仇,我更喜欢金庸的‘侠气’。”在他看来,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侠”的为人理念。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也应济人困厄。

大多数孩子从小就有一个“武侠梦”,不为逞凶斗狠,只为济贫扶弱,这才是青少年武术推广最想告诉大家的理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