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
午睡小憩可健脑 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情商更高 “SWTC”法缓解学习压力 改善落枕症状  试试吹风机 妙招治疗脚后跟开裂 宝宝爬行益处多 黄鳝骨头汤:提升白细胞计数 广告 告别囤药陋习 家庭药箱需常更新
第04版:人与健康 2025-02-05

告别囤药陋习 家庭药箱需常更新

蒋音子

图源:千库网

在日常药学服务中,很许多慢病患者都有囤积药品的习惯,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来应对未知的疾病风险。不过,这样的行为看似“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实则暗藏诸多安全风险。

药品超期危害巨大

药品如同食物,同样追求“新鲜”。囤药过多,一旦超过有效期,其疗效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建议日常经常整理家中的小药箱,若发现已过期的药物,需要及时处理。

定期检查不可少

部分慢病患者认为,慢病治疗就是长期服药,于是只关注囤药和服药,却忽视了定期复诊和检查的重要性。其实,长期用药并不等同于长期服用同一种药品。

与囤药相比,定期检查更为重要。身体一直在变化,疾病也会发生变化。若患者长期自行用药而不复诊,医生无法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进而调整治疗方案,就可能导致病情延误。因此,慢病患者切勿以为长期服药就行,一定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长期处方很贴心

为了解决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需求,上海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长期处方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医师开具长期处方时可根据诊疗需要,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情况下确定处方天数。

具体来说,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慢性病病情稳定的患者适当延长。超过4周的长期处方,医师应当严格评估、强化患者教育、充分告知用药风险,并需要患者签字确认。

这样一来,临床诊断明确、用药方案稳定、病情控制平稳的慢性病患者,就无需再为多开一些药而奔波了。

药物的开具与储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药师共同努力。切勿贪图一时方便,影响身体健康。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药剂科 蒋音子(主管药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