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白居易的“农民情结” 家园 (中国画) 松江樱桃红了 平凡的力量 用生命坚守理想 万物有灵,小满未满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19-05-19

松江樱桃红了

尹 军

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初夏,花园松江,樱桃红了,圆了一个花开的梦。

清代嘉庆《松江府志》载樱桃位列当地“果之属”第二。古代上海地区曾广泛栽种樱桃。历史上,松江樱桃以个大、皮薄、肉甜、汁多的天马山樱桃最富盛名。元代,天马山东麓有处风景名胜,名为“樱珠湾”。

叶未放,花先开。每年三月,天马山东麓进入樱桃花期,乳白花瓣略带红色的樱花,在东山之麓开出一片彩霞,令赞美九峰为“世外桃源”的元人陶宗仪平添诗情画意。到了四五月份,枝头小巧玲珑的青绿果实泛黄变红,若珊瑚,似玛瑙,株株数以千计的红樱桃挂满枝头,呈现满树玲珑剔透,诱人食欲。乡民视红宝石般的红樱桃为乡土瑰宝,靠它贸易获利,接济生活。故,品质上乘的天马山樱桃,与佘山绿茶、兰笋、水蜜桃、天菜等,一起被列为当地知名土特产。天马山樱桃出名后,不仅得了个“樱珠湾”的美名,而且成为四方寓居文人游览九峰观花观果胜地。

元末,鲜兵火、少战乱的松江,升府后地望曰隆。在绵延的九峰中,林叶茂青、樱花烂漫、果若珊瑚、秋叶丹红的“樱珠湾”景色,算是一处雅赏之地,它与九峰三泖一起,以其优美的山川风物为身处改朝易代战乱中的文人提供了吟咏的环境和对象,使之有了寄托心灵的栖居之所。文征明《寿梅集序》云:“松江在元季时,鸿儒硕彦多避地于此。”曾写下“门前满树樱桃子,手摘樱桃招使君”诗句的元末文坛领袖杨维桢,从浙江诸暨迁居松江后悠游峰泖间近二十年,最终择天马山东麓为其埋骨之地。与他生同游、死共眠的钱塘人钱惟善和华亭人陆居仁,也信守生前约定,相继安葬于天马山东麓,合称“三高士墓”。怀想元末明初的天马山东麓,绿荫如盖,繁英下垂,樱桃花摇曳生辉,掩埋高士英魂的看似山泥黄土,却是山上山下一层层花的波浪,一阵阵果的清香。故而感言,九峰漫生家国情,樱桃红了最动心。

明代松江顾清《忆家园樱桃》诗云:“花发园亭记别离,忆花又遇别离时。赤瑛盘上筠笼里,各自伤心各自知。”如今,天马山东麓的“樱珠湾”早已不见旧景,但松江人喜爱种植樱桃的传统历久弥新。古代乡民种植樱桃,主要是用于盈利,现在则是观光赏景,绿化美化家园,并保存一份乡愁记忆。

我站在小区里的樱桃树下,怀古而叹,繁华越远,离家越近,一切皆在美丽回首中走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