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朋友圈新发现 让世界看见多彩的亚洲艺术 上音歌剧院《魔笛》声声欢
第14版:文体新闻 2019-10-23

上音歌剧院《魔笛》声声欢

上音两位江苏学生难忘与偶像同台经历

①上音歌剧院夜景流光溢彩

②李青琰(左)和缪天接受采访畅谈幸运经历

③《魔笛》剧照 本版图片记者 郭新洋摄

扫一扫看视频

登上新落成的上音歌剧院的舞台,与偶像同台演出,这份幸运落在了上音声乐歌剧系研究生二年级的李青琰和本科四年级的缪天这两个来自江苏的学生身上。

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的两部经典莫扎特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魔笛》正在上音歌剧院交替上演,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歌剧《魔笛》的舞台上,出现了两名中国面孔的“士兵”——李青琰和缪天。身穿厚厚的盔甲,踩着厚底靴,两位“士兵”以一段配合默契的二重唱,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表演。不论是德语发音,还是曲调变化,都与斯卡拉歌剧院演员们的表演融为一体。他们说:“能够在台上自如发挥,主要是因为对上音歌剧院舞台的熟悉以及10多天跟着剧组打磨自己的宝贵经历。”

李青琰和缪天从小学习声乐,也获得过不少实践机会,不过在专业剧场登台的次数屈指可数。进入上音后,上海音乐厅、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他们几乎“唱遍”上海的各大剧院。9月初,上音歌剧院开放之前,两人已经在此参加过声学测试场歌剧片段音乐会的演出。“其他学校的同学都羡慕我们,因为我们会有更多机会在专业剧场、专业舞台,和专业团队一起登台演出。”

说起在《魔笛》剧组的经历,两位小伙子的脸上都流露出兴奋的神情:“对于学歌剧的人来说,斯卡拉歌剧院是‘神圣的’,每个演员都是我们的‘偶像’。”面试通过的当天下午,他们就参与了排练。刚唱上几句,歌剧院的演员经理托尼·格拉德萨克就对他俩说:“你们太紧张了!”他教他们一边原地踏步跑一边唱歌热身。“这个小窍门很管用,让肌肉和声音逐渐找到共鸣,唱起来就不紧张了。”

令李青琰和缪天印象最深刻的是剧组在细节上的一丝不苟:“比如服装,像鞋、头盔、衣服,每一个类别都由专人管理。排练时,所有的道具师、服装师都在侧台待命,一旦有什么需要调整,立刻就能完成。”剧组对演员的要求更加严格。作为古典歌剧,《魔笛》要求演员的德语发音必须准确和清晰。合唱时,每个人句末的短辅音都必须完美合上。为达到清晰的听觉效果,剧场还调整了天花板,使得混响效果减弱。调整剧场自身混响效果的能力,目前国内只有上音歌剧院拥有,这也是能够吸引斯卡拉来此演出的原因之一。

排练的过程中,李青琰和缪天还与同一个化妆间的德国演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位德国演员会不时帮助他们学习更纯正的德语发音,还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告诉他们:“上海很美。我去过东方明珠,也很美!”这令他们十分自豪:“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世界闻名。即便相隔万里,他们也会了解、爱上上海。”斯卡拉歌剧院的经理亚历山大·佩雷拉对新建成的上音歌剧院也有着很高的评价:“这里设计得非常美观,而且具备国际一流的歌剧表演条件。一个新剧场的建成,能够带动这座城市的歌剧艺术发展。上海将会孕育出新的作品、新的观众、新的演员。”缪天说:“如果有机会,在演出结束后,我们希望能带他们在上海转转,看看豫园、城隍庙、外滩、中共一大会址、鲁迅故居……再看看我们演出过的剧院,让他们了解我们生活着、并且深爱着的城市。”

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