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词二首 山静钟声远(木刻) 懂得异趣 再说吃 身边的老庄 偏见与成就 学生们
第15版:夜光杯 2019-12-07

偏见与成就

陆其国

偏见和成就应该不会搅和到一起。可是偏偏就有人坦陈自己有“偏见”,而且这人在学术上卓有成就。他就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

吕思勉,字诚之,生于1884年2月,江苏省武进(今常州市)人。吕思勉的一生,可以说除了教学外,他将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了钟爱的历史研究和写作上。他曾经说过,“余生平不喜访问知名人士,人颇有愿下交者,亦多谢绝之,以泛泛访问,无益于学问修养也”。吕思勉在这里说的“访问”,其实就是泛指结交,或称交友。他交友的原则就是要有“益于学问修养”,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康有为)、梁任公》一文中,吕思勉说得更直白,“我非不知所谓通人者自存有其长处,然我有一个偏见,我以为亲炙某种人物,于道德、事功是很有裨益的,因为这不是纸上的事,能与之居,我见其人,其获益自较徒读其书为大。若学问则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精深之理,繁复之事,岂能得之于立谈之间?若文章之妙,则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更与见面不见面无关了”。这就是吕思勉对“偏见”的感悟,既表达了他对做学问的认知,也凸显出他自身的修为。

吕思勉二十三岁时已遍读二十四史等古籍,做了大量札记,为日后做学问打下了扎实基础。由于家境的原因,青年吕思勉没有机会入校就读,更多的是辗转于常州、苏州、上海、沈阳等地一些学校,教授国文。国学大师钱穆早先在常州读书期间,就曾受业于吕思勉。钱穆晚年时曾回忆道,“不修边幅,上堂后,尽在讲台上来往行走,口中娓娓不断,但绝无一言半句闲言旁句羼入,而时有鸿义创论。同学争相推敬”。可见吕思勉当年深受学生爱戴。

这期间吕思勉一度又在中华书局当过编辑。在这样的辗转奔波中,他始终没有放下对史学的研究,并终于在1920年12月,写出《白话本国史》,这也是我国第一部白话通史著作。

吕思勉在该书“序例”中首先强调的是,要“用新方法整理旧国故的精神”。“结论”开篇讲社会历史变迁进化的观点,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常动不息的,都是变迁不已的”,“变迁有着因果关系,作为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宇宙现象之一,它的变迁进化,也脱不了因果关系”;因此“历史者,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认识其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者也”,表达了他的朴素历史发展观。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对吕著《白话本国史》高度评价道,“编著中国通史最易犯的毛病,是条列史实,缺乏见解,其书无异为变相的《纲鉴辑览》或《纲鉴易知录》之类,极为枯燥。及吕思勉先生出,有鉴于此,乃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了一个新的纪元”。1931年,吕思勉又出版了《理学纲要》《宋代文学》两部著作。

细细想来,他之所以能在学术上作出如此成就,应该和他执著于自己的“偏见”不无关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