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萍(中)在工作中
许丽萍,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研究员,我国勘察设计大师中少有的女性大师,行业知名的岩土工程专家。连任四届上海市人大代表,是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民心代表”,2016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许丽萍是个“另类”。她读的大学是男性扎堆的大学——中国地质大学,1982年毕业后,一直和泥水打交道。37年来在男性主导的行业——岩土工程领域辛勤耕耘。她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了总工程师。设计院的女院长或总工相对多一些,勘察院的女院长、女总工甚少。什么原因让许丽萍成为勘察院的总工程师?是做事认真加上肯吃苦。许丽萍回忆道,“做外高桥造船厂项目时,我们租了农民房子。没有卫生间,高温天,钻探工人拎一桶水冲冲,我一个女性只能咬牙克服。”
她长期从事岩土工程勘察、测试与咨询服务,这些年主持完成国家和上海重大工程300余项,包括国内外著名的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世博园区、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上海多条轨道交通工程等,其中获国家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4项、部市级优秀工程奖20多项。近年来,她还领衔完成十多项重大课题。
十多年呼吁重视“土壤污染”
2003年,许丽萍当选上海市人大代表。她把那股认真劲儿用在了履职上。许丽萍是地下工程方面的专家,她结合专业优势,为上海的城市建设与运营管理、环境保护,提出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
上海是中国工业的重地,早期环保意识薄弱,废水废液处理未达标直接排放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2005年,她首次提出“政府应高度重视土壤污染调查与治理问题”,当时属于前瞻性建言,引起政府关注。2013年,她进一步提出“政府应高度重视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问题”,关于“摸清家底、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科技先行、建立规章制度”的建言被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采纳。2015年,她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污染严重的场地,在责任主体灭失时政府应先出资修复,以保障环境公共安全”,在《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时被采纳。2016年,她指出区域环境整治时有些污染场地简单换表土用作农田,忽略地下水污染因素,在第一时间引起了市环保局与市农委的高度重视。去年市人代会期间,她又提出加快启动《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调研。
许丽萍履职频次是每年60-80次。她发言的“犀利”是出了名的。究其原因,是她的一贯作风——“认真”。
跨界代表也能精准发言
许丽萍不仅是“高频代表”,还是“宽幅代表”。十四届履职期间共参加19项专题的调研与执法检查活动,内容涉及旧城改造、城市公共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物业管理、道路交通等诸多领域,还积极参与24部地方法的立法或法律修订审议。
许丽萍平时不买菜,一个长期从事地下工程的专业工程师且不买菜的人,突然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兴趣,源于进社区听到市民的呼声。她报名参加人大常委会专项监督,成为食品安全监督代表小组的一员。2017年的一个深夜,许丽萍参与对水产批发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暗访。虽然按照要求,现在每个批发市场都要设置质检室,负责快速检查,发现问题要快速销毁。但许丽萍看到水产批发市场质检室铁将军把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质检室电脑里可以查到蔬菜因农药残留被销毁的记录,猪肉不合格的查处,但台账相关记录不齐全。事后,许丽萍提交一份建议,希望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下沉,得到了政府的重视。
很多人好奇,食品安全问题不是许丽萍的专业,为什么她提的建议能说到点子上,许丽萍说,从零开始学,参加执法检查,去批发市场,掌握第一手资料。
“做代表不能代而不言,也不能言而不代,一定要精准表达,维护选民的利益,”许丽萍说。
本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