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上海到布达佩斯 东航拟开新航线 复旦大学拟在匈牙利建分校 带娃打卡迷你世界,趁现在! 深谙中华文化的匈牙利人晓峰 感受布达佩斯冰天雪地,约吗?
第24版:匈牙利/新民海外 2019-12-15
习武修道 品茗谈经

深谙中华文化的匈牙利人晓峰

通佛法、懂茶艺、会武术,闲暇时还能拉上一段马头琴——这并非哪位中国长者的日常,实际上,这是一位地道的匈牙利人。目前,他是匈中文化交流中心主席、中国书法学校主要负责人,他还是《醒龙堂》中国武术研究会会长、醒龙传统功夫学校校长,同时又是佛教教义译人、武术师傅。他有个响当当的中文名字——晓峰(见右图)。

自幼研习禅门武功

35年前,8岁的匈牙利男孩Cserkész Gábor偶然认识了居住在匈牙利的张尔语大师,从此便爱上了中国文化,还让师傅给他起了中文名——晓峰。晓峰与张尔语相识后,便跟随大师学习东方文化和禅门武功“柔功拳”。

在研习过程中,晓峰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功夫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感悟。

会茶道、乐器、书法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晓峰十余次到访中国,足迹遍布二十几个城市。随着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晓峰也在中国功夫之外找到了更多心仪的中国文化品类。

晓峰的书房里陈列着上百把茶壶,他能清楚地分辨普洱、乌龙和绿茶,并且用不同的茶具和冲泡方式品尝。书桌上摆放的笔架,挂有几十支毛笔。

每周晓峰会邀中国朋友到家里做客,一起烧中国菜、谈经、品茶。3个孩子小小年纪就能熟练使用茶壶泡茶。他的小女儿能流畅地写出“天人合一”。他的家中收藏了二胡、古筝、笛子、马头琴等中国乐器。晓峰会流利地演奏二胡和马头琴乐曲,妻子也受他影响在学古筝。

文化使者润物细无声

打开醒龙功夫堂的网页,映入眼帘的是晓峰用匈牙利语讲述的中国武术历史长卷。那些被快节奏现代化生活尘封的中国古文化,那些深奥无比的佛教词汇,都在他手中化作一串串匈语字符,跃入匈牙利人的视野。

16岁时,晓峰就立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18岁时他创办了匈中文化交流中心,并任主席。他还先后创办了醒龙传统功夫堂、中国书法学校和中国音乐学校。

2011年,晓峰将木偶艺术引入匈牙利,在布达佩斯创办木偶剧场。2016年1月,他参与举办匈牙利中国新年音乐会。同年2月,他参与少林功夫秀在匈牙利的演出。2017年,他组织匈牙利人体验中医体检。他还连续两年参与组织匈牙利“中国春”文化艺术节。今年初,他协助匈牙利邮局发行猪年生肖邮票,见证两国友谊。此外,晓峰还在匈牙利文化艺术广播电台监制制作一档一小时介绍中国文化的节目“中国之花”。

“我和匈牙利人不一样,”晓峰说,“我喝热水。”现在,他的家人、同事、朋友也都爱上了“喝热水”。晓峰说,“我从不强迫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我只是在他们身边做他们的榜样。”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如此润物细无声,真是把中国文化发扬到极致了。李松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