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的社交媒体海报
康明斯
“表情包高手”格林
“表情包高手”托普汗
前两天刚刚结束的英国议会下院选举,是保守党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也是鲍里斯·约翰逊豪赌的胜利。但说起功劳,约翰逊发表胜选演说时站在他身后的一群人值得一提,既有老派的活动家,还有玩转社交媒体暗黑艺术的新贵。
最近几年,事实已经屡屡证明社交媒体在政治选举中的魅力和威力不容小觑。明明科尔宾比保守党领袖约翰逊在网上拥有更多粉丝,结果也证明科尔宾吸引年轻人的策略有效,可一样是利用社交媒体,约翰逊拥有什么“黑暗力量”赢下选举?
拿下手机拿下选票
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结束后,英国议会就启动了针对社交媒体影响投票的调查。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影响英国的选举,这次选举前,社交媒体推特也发布了禁令,禁止在平台上发布政治广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大选“健康、公开,安全”。
不许发政治广告,那打口水仗总可以。
应该说,大选前利用病童事件攻击保守党,是科尔宾和工党在社交媒体推特上打得最漂亮的一战。
12月9日,《约克郡邮报》头版刊登一张照片,一位罹患肺炎的4岁男童因为等不到床位只好在冰冷的地板上躺了四个小时。科尔宾在推特上转发了这条消息,并评价说:“这是保守党执政的糟心结果。周四请投票支持我们的医疗政策。”科尔宾的表态得到了男童母亲的配合,她表示当前的NHS已经陷入危机,并决定把票投给工党。
但相比保守党在社交媒体上的操作,就会发现工党对社交媒体的利用简直太实诚了。
11月,保守党率先发难,对工党发起比黑客物理攻击更“阴”的网络舆论战。
科尔宾11月21日发布竞选宣言,很快就得到了保守党的“关照”。不是要让更多人了解工党的竞选宣言嘛?保守党“贴心”地创建了一个名为“工党2019宣言”的网站,并向谷歌购买关键字广告。只要网民搜索“工党”,这个网站就会优先出现。为竞争对手花钱做广告,保守党要当“天使”?当然不是,这个网站的内容全部都是对工党政策的批评。
11月19日,约翰逊同科尔宾的第一场电视辩论直播期间,保守党将旗下一个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保守党官方新闻办公室”改名为“英国事实核查”,同时把头像也改了,让这个账号看起来就像是真正提供事实核查服务的账户。直播期间,这个账号发布了许多针对科尔宾与工党政见的反驳言论,指责科尔宾“说谎”,称约翰逊的言论“真实可信”。辩论结束后,这个账号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改回了原来的名字。
保守党的把戏自然引发众怒。但从整个选情来看,保守党成功将人们的注意力从“政策”转向了“真相”,当人们频繁被“真相”拖累、只想赶紧获得一个答案的时候,约翰逊简单粗暴的“搞定‘脱欧’”口号就显得非常体贴:谁不想快点把麻烦事儿了结呢?
表情包给选民洗脑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竞选活动就像为选举政治设计了一道下拉式菜单,看似是政党无心宣传,却是针对每个个体的喜好、习惯、受教育程度和政治倾向等因素而缜密设计的,怎会有“漏网之鱼”?
如今,对保守党来说,利用社交媒体推广告早就是过时的操作。社交媒体禁止发布政治广告,正合了保守党的心意。至于怎么影响受众,约翰逊背后的团队,老将指挥、新人发力,直击人心的口号和千奇百怪的表情包铺天盖地给选民洗脑。
在大选结束后,《每日邮报》曝光了“约翰逊大胜的幕后功臣”,其中不乏“不爱在镜头前曝光却深谙传媒之道”的“70后”多米尼克·康明斯。他算得上是利用社交媒体影响选民的“老司机”,在“脱欧”公投期间就成功策划了引导民众投票脱离欧盟的宣传,一句“我们说了算”的口号家喻户晓,连著名的英国演员“卷福”在政治喜剧秀里也指名要扮演他。还有擅于制造社交媒体“表情包”的新西兰90后创业青年——28岁的托普汗和24岁的格林。他们是保守党在2017年遭遇失败后挖掘的社交媒体“外援”,擅长利用热门电视剧或社会新闻之类的梗炮制表情包,吸引网民关注。别以为这些表情包和热梗只会合年轻人的口味,英国媒体调查显示,70岁以上的老网民也是目标受众。
在这个有事没事都要看手机、一天能出十多条热点的时代,政治选择也变成一件个性化的事,它引导人们看重个体的命运超过时代、群体与价值。保守党的上台对深陷混乱的英国或许是件好事。如果政策缺乏连贯性,就好像坐在摇椅上规划人生一样,哪儿都去不了。
此次英国大选,是保守党的胜利,却不是保守主义的胜利,甚至不是传统政治的胜利。社交媒体时代的西方或许会逐渐习惯,在目睹一场场竞选战场的硝烟散去后,却发现眼前什么都没有留下。特约撰稿人 李阳 本报记者 卫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