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认识流感 医生划重点 儿科爆棚 流感季就医有攻略
第5版:要闻 2019-12-17

认识流感 医生划重点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本市流感活动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与往年数据相比,尚处于一般水平。”上海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急传科主任潘浩告诉记者,流感“年年有、月月有”,只不过冬春为高发时期。“绝大多数人感染流感不会引起重症,大多1周左右自愈,咳嗽等可持续1至2周,所以没必要恐慌!”同时,他给市民“划重点”,希望大家记住这些流感知识。

重点1

流感快筛阴性,不代表不是流感

流感快筛的敏感度大约为60%-70%,也代表患流感的病人大约仅七成快筛结果会呈现阳性。因此,还是需要由医生以临床症状结合血常规等指标来判断。快筛只是一个辅助诊断工具,只能给医生作为参考。潘浩说,一般在流感季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重点2

重症流感病患,只是少数人而已

流感大多为自限性,大部分流感患者都属于轻症,仅有极少数人感染后病情会迅速转为重症,甚至造成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所谓“重症”,指的是流感并发细菌性及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脑炎等。

重点3

流感预防,接种疫苗仍是首选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潘浩介绍,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需要年年接种。

重点4

日常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