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冰雪大草原(中国画) “平天下在治其国”(四) 冬忆搓澡 2008年的一次饭局 格言励志 飘荡在高郎桥的记忆
第15版:夜光杯 2019-12-28

“平天下在治其国”(四)

白子超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上文曾子讲解治国平天下,说治国者要明白“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要做到“财散则民聚”。然后,就是如上所引文字,均是典籍里关于道德的内容。

第一条是《尚书·周书·康诰》的一句话:天命不会始终如一。或:命运没有一定常规。曾子就此指出:这说的是品德良善就能得到天命,不善就会失去天命。亦可理解为:善就有命运护佑,不善则没有。

第二条是《国语·楚语》的一句话:楚国没有什么可以当作珍宝,只是把善作为珍宝。此语与今之通行版本字句有异,但大意不差。

第三条是《礼记·檀弓下》所载舅犯的一句话。狐偃,字子犯,晋公子重耳之舅,故称舅犯。重耳避难逃亡多年,在狄国时,其父晋献公去世;秦穆公派人劝重耳兴兵归国,舅犯以为不可,对重耳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珍宝,只把仁爱亲人当作珍宝。舅犯的意思是,父亲去世,不能乘机谋取个人利益。

曾子前述“德者本也”,而三条引文就是说明这一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重视道德问题,以善为宝。

第四条是《尚书·周书·秦誓》记载的秦穆公的一段话。朱熹所引与几个版本的文字有几处小小差异,本文不作辨析。文中几个字词需加注解。“断断”,词典曰“诚笃专一貌”。“休休”,词典曰“安闲自得、乐而有节貌”。“彦圣”,德才兼美的人。“不啻”,不仅、不但。“寔”,实的异体字,亦通是。“媢疾”,妒忌;亦作媢嫉,媢音冒,嫉妒义。“俾”,使。

这段话用现代汉语说,大致是:设想有一个大臣,忠厚老实,做事认真,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地坦然,有容人的雅量。别人有本领,他觉得好像是自己有一样;对于德才兼备的人,他从心底喜欢,不仅仅像自己说出来的那样(而是切实的赞赏、佩服)。能接纳、起用这样的人,可以保佑我的子孙和百姓,还会带来长远的福利。相反,一个大臣看到别人有本领,就嫉妒而讨厌;对德才兼备的人,千方百计地阻碍他,使他的意见和事功被遮闭起来。绝不能接纳、起用这样的人,因为他不能保佑我的子孙和百姓,还会带来危害。

曾子的四条引文都是关于道德品质的内容,今之说法是充满正能量,以此呼应“德者本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