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音乐素养始于“野蛮生长” 日日听书 天天开心
第13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01-08

音乐素养始于“野蛮生长”

——听作曲家周天谈创作心得

周天昨晚亮相上交与观众面对面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本报记者郭新洋摄

他是目前唯一一位从美国最顶级的两所音乐学院毕业的中国作曲家;他在36岁时就凭借《乐队协奏曲》成为首位获得格莱美提名的华人音乐家;他虽出生杭州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成长;他所创作的交响乐看不到刻意彰显的民族符号却又在旋律和音符里处处透出中国意境……他,就是周天。

今晚,指挥家余隆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演绎那曲为世界所瞩目的《乐队协奏曲》,这也是周天这一成名曲首度奏响申城。昨晚,提前亮相上交与观众面对面的周天,在被问及如何在世界音乐里烙刻中国印记时,他直言:“作曲最忌刻意二字,我不会刻意加入中国乐器,或刻意回避它们,在我看来在音乐里展现中国意境之美、意韵之味远比这些标签来得重要。”

“不设限”才能“无极限”

大诗人陆游教导孩子写诗时这样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作曲亦是如此。周天的音乐之所以让人感觉丰富又无极限,源自童年时代的“野蛮生长”。和大多数作曲家的生长轨迹不同,周天学作曲是“实践先行,再补理论”,别看他的履历看似中规中矩学院派,其实早在考入上音系统化学习作曲之前,他就已经是很多晚会背景音乐的创造者。

“我的童年时代几乎就在杂七杂八音乐混响中度过。”周天说,因为爸爸常年做晚会,录音棚里可能今天录个民歌,明天来段唢呐,后天又是爵士鼓,或许是耳朵被各种音乐“磨”惯了,让他习惯了只用耳朵去决定音乐的走向,而没有别的条条框框,“不设限”才能“无极限”。而这份“杂学”也成为周天最早的音乐素养的积累,“杂家”往往能成大家。

当然,上音以及美国的学习经历给予周天更系统、更规范的交响乐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就好像一个发明家总也要掌握最基础的数理化知识,才能将创造发明变为实物。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让周天更能展现自己所要表达的音乐。可贵的是,在掌握了高超技巧后,周天也未曾有一日丢失最初的创作冲动:“我总会不时回头寻找,那最初撼动我的旋律。”

“贴标签”不如“了无痕”

听过周天音乐的人,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触,看配器、听旋律似乎“挖掘”不到什么中国符号,但细细品来却又不乏中国味道,那份仿佛水墨般的弦外之音总在不经意间透出来。而这,就是周天所追求的“了无痕”。

“我本来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深入我的骨髓,我无需在音乐中刻意彰显什么符号或者印记,我所作之曲自然会带出和我生长的这片土地息息相关的元素或者味道。”身为作曲家,周天不愿意每部作品都被“深究”或者“解析”哪里有中国元素,这种“贴标签”的做法也有悖于他创作的初衷:“音乐要被人们所喜爱,关键就是好听,你听勃拉姆斯不会是为了去听德国元素,你陶醉于拉赫玛尼诺夫也不会纠结于哪个音符很俄国,但他们的音乐里当然会有德国风情或者俄罗斯色彩,这都是自然流露,无需刻意。”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