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传麒 老院长回家了 海派京剧在这里新生
第13版:文体新闻 2020-01-20

海派京剧在这里新生

上海京剧传习馆岳阳路168号开馆

市民体验戏曲妆容

周信芳大师生平展

上海京剧传习馆全新亮相

京剧名伶的实物展陈

京剧文创产品新颖别致

老建筑林立的岳阳路,又一座百年洋房迎来新生。昨天,上海京剧传习馆以崭新的面貌在岳阳路168号开馆。院内一栋老洋房和一栋LOFT风格的现代建筑融合着新与旧,呈现着京剧的“传”与“习”。这里将成为上海京剧院传习京剧技艺、传承京剧艺术、传播京剧文化的重要基地。

全方位展现京剧魅力

数十位市民昨天上午成了首批幸运儿走进传习馆,这边厢的年轻人听着国家一级演员傅希如的明星公开课,那边厢的小朋友跟着花旦演员杨扬学习《拾玉镯》的身段,还有十余人走进放映厅,观看纪录片《大师·周信芳》。上海京剧传习馆特别推出“互动+体验”的模式,为京剧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态传承活动。5年前,上京从这里搬到天钥桥路1198号,如今再次回到这里,让岳阳路168号担负起新的使命。

历时3年修缮,院内的4栋建筑除一栋现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办公用地外,另外3栋均为上海京剧传习馆所用。三层老洋房旨在履行“传”的宗旨,室内以京剧名伶的实物展陈作为装点,配以VR、AR等科技互动体验,全方位展现京剧的魅力。多个传承展示空间都以传统词牌、曲牌命名,如“满庭芳”“节节高”“苏幕遮”“普天乐”等,呈现出浓郁的京剧文化氛围。首批参观者在触控屏上查阅着大师生平及珍贵文献,近距离观赏着《贞观盛世》的缩微舞台模型,还亲身体验了“梨园影像”里的京剧换装,全方位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市民节后可预约参与

另一栋LOFT风格的现代建筑,旨在担当“习”的职责。一楼作为展厅正举行纪念周信芳诞辰125周年珍贵影像展,展览分为舞台和生活两个板块,其中一半以上是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珍贵照片,辅以周信芳的影音资料及生前所用物品,带领参观者走近周信芳的传奇人生。二楼是一个小型剧场,用于教学汇报展示和小型演出。三楼则是一个可以调节大小功能的排练厅,上京品牌项目“京剧跟我学”等都将移师于此。

参观完两栋建筑,走回到进门处的南伶书苑,这里展示着各类京剧主题的文化产品。京剧人物系列手机壳及配套微积木、方头仔、“京剧与城市同行”365天倒计时本等京剧推广产品于开馆当日面世。以倒计时本为例,纸面上生旦净丑的经典角色粉墨登场,有周信芳、盖叫天、郑法祥塑造的经典角色徐策、武松和孙悟空,以东方明珠等建筑为背景,人物前后穿插海水纹点缀,最能接触到海派京剧韵味的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周信芳戏剧空间、上海京剧传习馆分布其间,惹得不少年轻人纷纷“剁手”选购。待到春节过后,市民即可通过上海京剧传习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参加各项普及推广和公共教育活动。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