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这是居委给你准备的防护用品,我放在门口了,等我走了,您出来拿一下……”说话的小伙子叫潘洪伟,是浦东新区曹路镇银丰苑小区一位居民。上周,他回到上海,准备复工,刚结束14天的居家隔离,就抢着来当社区志愿者。而在小区里和他有相同意愿的,一共有27人。
谈及当志愿者的念头,这个山东小伙第一个想到的词是“感恩”。返沪后,他居家隔离14天,居委会干部、志愿者们几乎天天上门,帮着买菜、送菜,拿快递……自己心里暖洋洋的。
“人心换人心”,潘洪伟等27人结束隔离后,就向居委会请缨,成了社区志愿者。由于先前没有志愿服务经验,刚上手时潘洪伟还不太适应,“我不太善于和人打交道,尤其是陌生人”,不过每天早上7时,他总是第一个到岗,发放临时出入证、搬运蔬菜和防疫物资、帮忙巡查居家隔离人员……忙到晚上6时才回家。久而久之,潘洪伟成了街坊四邻的“熟面孔”。他还以自己的经历,给其他居家隔离人员做起了“心理按摩”。这27名特殊志愿者“现身说法”,对居民们更有“说服力”,渐渐地,大家更加配合疫情防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
复工了,志愿服务不能停!潘洪伟说,他会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做好一名志愿者。“有什么事需要我干,我一定干好,因为上海就是我的家。”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