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海外“卸船大考”,首批智能跨运车在瑞典交机;首个澳大利亚场桥项目准时发运;中标汕头中砂大桥、巴西桑托斯港等多个国内外项目……上海振华重工充分发挥海内外大协同的优势,抓紧复工复产。截至上周,振华重工先后有13个项目克服困难,按时发运至各码头、项目现场;共236个海内外项目全面复工。疫情期间,振华重工设置了2067间“安心隔离房”,确保员工健康、安全后及时复工上岗;1100多名振华“逆行者”留守在各个项目上,全面保障工程进度。
跨运车产品出口国外
不久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黄诺维克集装箱码头,振华重工自主研制的2台智能跨运车交付用户,意味着主流港机市场对中国跨运车品质的认可,标志着中国跨运车产品实现出口海外零的突破。
智能跨运车是振华重工为了满足全球自动化码头需求重点研发的全新产品,可在人工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满足全天候、全工况条件下作业。振华重工提前研判疫情形势,派出6名核心技术人员赶在跨运车之前到达瑞典,为卸船大考“备考”。
交机小组白天在码头勘察场地,与用户确认具体路线和位置,同时寻找当地设备供应商,将卸船设备和工具准备到位。晚上回到驻地,对卸船的视频一帧一帧研究,卸船的文字材料一字一字解读,人员、设备、流程、工艺,一条一条验证。
卸船当天,在排除“捣乱”的绑扎件之后,振华重工的交机小组一鼓作气,顺利通过了两台设备的“卸船大考”,随后经历了近一个月的现场调试,顺利交机。
上月,振华重工多台设备交付海外用户。阿布扎比ADT码头第一批5台岸桥顺利完成交付;为比利时安特卫普PSA Noordzee码头建造的2台双起升岸桥也完成交付,码头用户Ward Gorissen称赞道,中国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许多供应商的工作都暂停了,但是这里的交机工作依然在持续。
美国长滩港迎“新伙伴”
振华重工海外首个全自动化码头项目——美国长滩LBCT项目是北美首个全自动化码头,也是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之一。码头核心设备全部由振华重工提供,包括14台双起升双小车岸桥、70台自动化轨道吊和5台自动化铁路吊设备。
倪齐靓与张磊负责美国长滩项目最后一批22台自动化轨道吊中首批8台设备的交付任务。
疫情打乱了计划,项目部仅有2位电气工程师与1位工人留守用户码头。3个人,8台轨道吊、1台铁路吊,且轨道吊与铁路吊之间隔着约1公里多的路程,“压力很大。”倪齐靓说道。他与同事商量后,先是在附近社区购买足量的防疫用品和生活用品,以减少出门次数。同时,3人协作分工,确保每台设备都有人管理。
3月16日,振华的交机团队正式将6台自动化轨道吊交付给长滩港。“尽管疫情严峻,但我们这批设备的交付周期大大缩短。用户高度赞扬,我们也开心。”
党员坚守海外项目一线
海外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振华重工海外分支机构的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主动担当,推动海外项目复工复产。
在巴西Santos Brasil码头,2台新岸桥如期抵达。有着12年党龄的南美子公司副总经理任伟担任现场交机组长。他第一时间与用户、当地分包商联系,积极动员现场的中国工程师和工人坚守岗位,带领大家顺利完成2台岸桥的卸船任务。
斯里兰卡子公司承担了当地CICT码头设备维保工作,随着疫情不断在全球扩散,项目主要负责人付云龙、子公司负责人张志勇两名党员积极与码头用户协商,严格按照公司要求部署防疫工作。他们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安排项目组成员做好防疫物资储备,还要求维保项目组人员借鉴国内复工时采取的用餐模式,即用餐人员之间保持适当距离。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为CICT维保工作的正常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防疫保障。
目前,针对疫情较严重的国家、地区,振华重工与相关海外分支机构建立了每日沟通机制,指导开展必要的科学防护,保证公司海外员工的身心健康。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