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考级能代表真实水平吗 时间的暂停键 开出一朵智慧的莲
第23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2020-04-05

开出一朵智慧的莲

本版摄影颖静

◆林紫

宅家,对个人而言,是身体层面的封闭和隔离,对每个家庭来说,却是心理层面上的“在一起”。希望每一段亲子关系,都能在一起开出一朵智慧的莲。

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也宅在了家中。对我而言,宅家不外出,既不陌生,也不“闷”。这样的经历,也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我曾带着一群热爱生命、亲善自然的孩子和父母,有过的一次丹巴藏寨之行。那次正值冬季,蜿蜒的小河冻成了天然的滑梯,孩子们兴奋地一遍又一遍地攀上滑下,而父母们,则按照我的要求止语徒步、前往半山腰的洞中,体验“自我封闭”,探索人生的智慧。

丹巴藏寨,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也许是神秘而略带不安的。我们顺着石梯攀到天然的洞穴之中,这里有为大家准备的极简生活用品,洞穴的石壁上凿有小窗,坐在窗前望出去,天安地净,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云端。在云端心灵漫步的父母们,进入洞中时都深感震撼。但正如我所料,最难上加难的,是路上的“止语”。

晚上的篝火夜话时,我和大家聊起了“止语”这个话题:“大家有没有发现,世界上比孩子还难管的人,其实是自己?很多时候,我们管不住自己、却期待孩子们能管住他们自己;我们静不下来、却在要求孩子们安静下来——到最后,一段亲子关系,变得两败俱伤。”大家恍然大悟、频频点头,一位爸爸总结说:“原来林老师在这里‘等着’我们呢!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要设计‘止语’这个明知道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明白了:教育孩子,闭嘴比唠叨更重要。”掌声四起,我微笑“止语”,把生活的选择权留给每个人自己。

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就像这场疫情,以及猛然到来、让家长、老师、孩子们有点措手不及的网课。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对待孩子、对待生活的态度。

前不久看到新闻,一位爸爸报警说,自己把两个不写作业的儿子打得“滚”出家门了;另一位妈妈,因为辅导功课和儿子起冲突,一气之下愤然跳河,被救上来的时候说:“我真的太累了……”“我真的太累了”这句话,也许是每个人的心声,包括孩子们在内。

其实,每个家庭都各有各的崩溃。三个本该最亲密的人,假如“闷”在一起不能“止语”,不断重复着“我偏要说——我偏不听”的循环游戏,直到情绪完全裹挟了理智、言语,那么亲密关系就会危在旦夕。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不过是父母们理想的投射。就像救起跳河母亲的消防战士所说:“阿姨,大人都很累的!”无论大人还是孩子,生而为人、“累”所难免。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彼此伤害?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所以也没有完美的小孩,因此,如今正陪伴着孩子宅家学习的爸爸妈妈们,火冒三丈、万念俱灰时,请深吸一口气、再分十次缓缓呼出来,一字一句地告诉自己和孩子:“我的愤怒已经烧到头顶了,我需要冷静。我对我的愤怒负责,你对你的行为负责。”不要小看这一字一句,它们是我22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凝结、更是我自己和孩子的日常练习。

在我来看,伴随身体层面的封闭和隔离的,是心理层面上的“在一起”。能够接纳自己的人,一定也可以管得住嘴、管得住心、累并平静地活着。当我坐在自家临时搭建的“直播间”里,跟天南地北的听众朋友们对话时,虽然看不见每一位的脸,却仿佛有千万朵莲花开在我眼前。

丹巴藏寨,在自然的云端;如今的我们和孩子们,仿佛在心灵的云端,我们要冷静地陪伴孩子完成目前在家的学习。

希望每一段亲子关系,都能开出一朵智慧的莲。愿疫情早日结束,逝者安息、生者吉祥。愿赤子和英雄走过的地方,鲜花开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