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霞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本报记者王凯摄
“你现在感到焦虑吗?跟着小姜老师做三节放松操舒缓下吧。”在学习强国App上,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心理老师姜海霞制作的一组小视频颇受欢迎,只要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就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疫情期间,姜海霞注意到很多学生、家长、老师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感,为了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她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编织起一张心理防疫网。
“麻烦同学们给点反应,打开摄像头,谢谢这位同学进入直播间。”在家中,这位1987年出生的心理老师一边赶走身边调皮捣蛋的女儿,一边在电脑前与上网课的学生打招呼。姜海霞说,自己这段时间日子过得像“十八线网络主播”,每天对着镜头“自说自话”。虽然这景象看起来有点搞笑,但姜海霞所做的工作却是十分重要。疫情当头,学生们都被憋坏了,心理疏导有助于帮助他们缓解情绪,个别情况严重的还需要特别疏导。
疫情刚刚暴发时,学生们正在放寒假,得知不用去学校后还很高兴。但随着疫情逐渐严重,在家一宅就是几个月,再也没人因为推迟开学而高兴了,都担心起了接下来的学业,特别是高三学生,简直火烧眉毛。后来网课开始了,在家上课对于学生、老师、家长而言其实都不轻松,虽说不用去学校,但也意味着学习、工作、生活无法分开,家长也不得不花时间来照看孩子,姜海霞感觉到一种焦虑正在蔓延。
华师大心理系专业毕业的姜海霞,是心理老师,也是一位母亲,对焦虑产生的原因感同身受,决定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她参与了教育部思政司关于加强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系列培训,主动请缨参与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上海高校面向全国开放的抗击疫情心理支持热线工作。
在校内,她迅速组建了一支学生同伴心理支持队伍,建立每周一报制度,通过心语社QQ群、心理辅导员钉钉群、班级群等,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有需要干预的学生。
姜海霞两天一次为师生甄选合适的推文、撰写文章、拍摄心理视频,发布在学校心语社及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为全校师生提供心理支持和资源。其中,她录制的三段放松视频被收录在“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上,广受好评。
同时,她还参加了由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策划的2020上海学校抗疫心理在线微课的录制,负责《未知致愁闷,焦虑需缓解——疫情期间焦虑情绪的应对(中学篇)》,微课被“上海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及“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转发宣传。
“这些都是我的本职工作,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姜海霞说,很多人都觉得情绪很难控制,但她的专业和工作就是告诉大家,任何情绪的产生都是有科学依据并可以掌控的。特别是在当下疫情期间,打造心理健康防疫网与病毒防疫同样重要。她将会倾尽全力帮助身边人守护心理防线,鼓励大家积极生活、学习、工作,迎接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