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住在武康大楼
第24版:星期天夜光杯/特稿 2020-05-10

住在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外景

周炳揆与夫人

林江鸿

刘瑞璐

武康大楼外景

保存完好的玻璃

王文娟

张霞亚当和孩子

书影局部

◎陈保平 陈丹燕

武康大楼是一栋近百年的建筑,位于上海淮海中路、兴国路交叉口,对面是天平路和余庆路。站在天平路淮海中路路口看,武康大楼很像一条船。这栋建筑原叫“诺曼底公寓”,1954年定名为武康大楼。赵丹、孙道临等诸多文化名人在此居住生活过。

武康大楼承载着怎样的历史记忆?采访者以这栋大楼为纽带,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居住者等进行访谈,揭开建筑内部的日常生活与公共记忆。——编者

黄淑 芳1926年出生

退休大学教师 1950年入住

黄淑芳夫妇是1949年前毕业的老大学生。1950年就搬进来了,是访谈者中最早住进这幢楼的。我们查看户籍档案,他们是与赵丹一家同一年搬进来的。他们见证了这幢楼新中国成立前后住户的变迁:许多外国人走了,中国人进来了;见证了新中国政府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她丈夫就是在“一·二八”杨浦发电厂被炸以后,护厂有功,写信给陈毅市长要房,当即就批了。她是口述者中与文化名人相处最多的一位。黄宗英(赵丹)一家,郑君里、黄晨一家,孙道临、王文娟一家,还有周璇、王人艺、王盘声、吴茵,她都见过。她也见证了动荡年月中这幢楼许多家庭的悲剧。当然,她更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这幢楼和武康路一草一木、一店一铺是怎样一点点发生巨大变化的。她以一个普通的历史老人看待周围近百年历史的演变,不溢美、不愤慨,总体是客观的。

邱锦云 1952年出生

退休职工1952年入住

邱锦云60多岁,说话声音很响。她原来不在我们的访谈对象中,是去采访唐桂林家出来,想看一下一楼的房屋,正好遇见她,她就把我们请到屋里聊了一会,怕影响周围邻居,我们没用摄像机,就用微型录音机做了采访。她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是,那时候住在汽车间的孩子与新、老大楼的孩子一起上学,一起玩,没有什么隔阂,大家是一样的。虽然家庭境遇还是有差异,但观念上“人生而平等”好像是天然的。这可能与当时工人、农民普通劳动者社会地位较高,教育上强调干部、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有关。

林江鸿 1954年出生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职员 1954年入住

林先生说话时,两眼有一种锐利的光。从小生活在武康大楼的一代人中,林先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退休后,他萌生了对这幢楼历史的兴趣,以自己的方式做探寻、研究。他对这幢楼的人和事的记忆和描述十分生动,特别是他亲历的那些事。比如郑君里儿子告诉他,江青曾来他家里探望,坐了约一个多小时。聊了什么?现在无人知晓。这件事与上世纪30年代与蓝苹(即江青)共事过的郑君里、赵丹等人后来的遭遇有无关系?

林先生是个很实事求是的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虽然查阅过许多历史资料,但对资料的准确性有时也表示怀疑,他说有些事需要更多的材料来佐证。

他的贡献还在于提供了一些公众很少知道的人物在武康大楼住过的历史,比如沈仲章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绝不亚于已知的一些文化艺术界名人。他的故事若能拍成电影,当会十分精彩。

周炳揆 1950年出生

香港AZ电子材料集团中国香港地区总裁 1956年入住

周炳揆家是我们访谈对象中房子保护得最好的。他在这里住了60年,至今保持房屋原貌。除了统一拆除的热水汀、烫衣板等,他没有动屋里的任何结构。他不忍墙面打洞,宁可用窗式空调。于是你就会想,为什么他就保护得好?是不是与他的家教有关?他祖父是清末秀才,后来自学英语,有中西方文化的涵养,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父亲是搞工程设计的,一直就爱惜好的建筑,常常言传身教。周先生虽长期从事外贸工作,但热爱文化艺术,有很好的品位。从谈吐中也可以发现,周先生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无论对祖父、父母、同学、邻居,包括这幢楼,都怀有深深的眷恋,爱人惜物,他都做到了。

唐桂林 1957年出生

徐家汇街道零陵居委就业援助员 1959年入住

辅楼(即汽车间改造而成)的居民生活条件都比较差。几年来,政府一直想恢复这里的原貌,这里住着100多位居民,我们与街道、居委会多次沟通,他们帮助我们选了唐桂林这一家,并对摄像机如何进入现场做了准备工作,未引起周围邻居的围观,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唐桂林人偏黑瘦,很老实的样子。他反复陈述,大都是青少年时的记忆,过去的邻里关系充满温暖。一家三代,蜗居在这么逼仄得见不到阳光的空间,家庭关系还这么和睦,似乎难以想象。有时你会觉得武康大楼主楼宽敞的走道,对住在这里的100多人来说,是否过于奢侈了?他们许多人或许一辈子也没走过那条明亮、宽敞的长廊。

童荣生 1930年出生

上海同仁医院医生 1963年入住

童荣生在武康大楼内搬了三次家,现在住的是上海著名导演郑君里的屋子。我们在湖南警署查户籍资料时,看到过郑君里家的户籍登记。他们是1958年7月7日迁入这里,1964年7月7日注销户口的。户口本上除了郑君里的妻子黄晨外,还有一位佣人叫吴宝珠。郑君里为何搬走,说法不一。但据说之前江青曾来这里找过他,正好他不在,妻子黄晨见了她,那时已是动荡年月前夕。童荣生对郑君里家的情况好像一点不知,似乎也有点回避。

从对童医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她对过去房屋管理比较满意。她反复提到的那位姓叶的管理员,许多老住户都提到过。他敬业、对住户有求必应。还有一个擅自装门被管理员要求还原的细节。后来,房屋市场化,许多人家为了装防盗门,拆掉了原有统一风格的房门,现在显得凌乱、粗陋。可见,一般公众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是超过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的。如童医生所说,关键还是制度和管理。

王文娟 1926年出生

著名越剧演员 1965年入住

约王文娟采访很不容易,她一直患病,住院。她不愿以病态倦容出现在我们面前。见到她的时候,觉得她一点不像90多岁,她说你们来,我总要打扮一下。

听她诉说与孙道临在武康大楼居住几十年的生活,就会想,那个时代的人怎么那么单纯,那么好,对物质怎么看得这么淡,粉丝与名角的关系那么亲近、清爽。如果把这样的人当作不可信、不可靠的人来对待,这个社会肯定是出了问题。而回过头来看今天一些明星名角的贪婪、玩世,无节制地与资本沆瀣一气,可见今天也有今天要正视的问题。

王勇 1969年出生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1969年入住

王勇是著名音乐节目主持人,是我们约请的口述者中年纪最轻的。他不愿镜头拍摄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在三楼平台上接受我们访谈。

王勇对老房子的空间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他甚至觉得这种空间会影响人的某种价值取向,很有意思。他一方面很看重私人空间,同时也强调公共空间的重要,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这可能是建筑师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王勇述说的王人艺老先生的故事也为大历史提供了别样的细节。伟人也有恻隐之心,王人艺先生还是在非常环境下找到了一条求生之道。

刘瑞璐 1955年出生

上海新路达集团职工 2006年入住

刘瑞璐夫妇比起许多五六十年的老住户,在武康大楼只能算新住户了。2006年他们买这个房子不会超过200万元。但比起上世纪90年代那些老住户买下住房的价格,已经贵了好几倍。但他们对自己这个选择还是十分满意。她唯一的遗憾是2010年前那次大整修,把那些铁铸的黑色栏杆拆了、扔了。她现在知道这是原物,应该保留下来,但当时也没有人提醒。

有意思的是她批驳了女儿关于徐汇区买房要买肇嘉浜路以南的观点,因为女儿在大学写“上海法租界”毕业论文时,徐汇滨江尚未建好,现在肇嘉浜路以北的新房价格一点不比昔日的法租界低,她说女儿跟不上上海发展形势了。

张霞 亚当 自由作家

2007年入住

一个俄国人嫁给了美国人,然后一起到中国来研究“法租界”历史,是不是有点“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味道?他们对武康大楼是一见钟情,以昂贵的租金租下,一住就是八九年,然后对这里的街区发生了兴趣,继而研究这个街区的历史。

有了孩子后,他们雇保姆、请老人来带孩子,又兼职为外国游客做上海导游。而乐此不疲的主业就是对上海老城厢、当年俄侨区的研究。他们认为许多老房子不拍摄记录下来就没有了;许多过去的历史不去挖掘、追溯、记录,就被人遗忘了。当然,这个事不只有他们在做,一些本地学者、摄影师、媒体人也在做。但两个外国人,因爱上一片异乡的土地和历史,孜孜不倦,甚至当作一种使命,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特别令人赞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