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曼陀罗花(彩色钢笔画) 小调匙 微信群里看风景 红场情结 营造未来 “一根筋”导演 嗨!藏族的姑娘小伙
第19版:夜光杯 2020-05-27

红场情结

薛 松

当浦东临港还是一片处女地时,生活在市中心的居民都不愿搬过去住。在该地考察的海事大学某教员分析与预测:“市民习惯于住在以广场附近的市中心,在很大层度上是受了苏联时期的红场影响。随着浦东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市民会改变观念搬到临港住的。”如今,那句惊世骇俗的话逐渐应验。那么,从前的市民为什么受红场的影响那么深?我很好奇。趁在俄罗斯旅游之际,我进行了考察。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中心,城市的中心是红场。它的原名叫托尔格,意为集市。前身是15世纪末伊凡三世在城东开拓的“城外工商区”。16世纪初广场发生大火,被称为“火灾广场”。17世纪中叶改称“红场”。在俄语中“红色”意为“美丽”。红场是国家举行各种大型庆典及阅兵活动的中心地点,也是世界著名广场之一。

红场大规模扩建是在19世纪初。那时,拿破仑的军队纵火焚烧了莫斯科城。当地人民在重建家园时把红场拓宽,东面是1893年建成的世界知名十家百货商店之一的古姆商场;南面是向莫斯科河微倾的斜坡,矗立着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这是为了纪念战胜喀山鞑靼军队,伊凡大帝下令修建的,被誉为古代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卓越代表;列宁墓坐落在红场西侧;北面是建于1873年、红砖白顶的历史博物馆,也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以及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立起的朱可夫元帅雕像。红场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步入莫斯科的中心红场,即是叩开俄罗斯的精神家园大门。环顾广场四周,没见有大量的市民居住区域。我不解,就去询问一些经历了从苏联到俄罗斯的市民。他们认为:此中的关键是,改革开放前,是我们走进世界;在改革开放后,是世界走进我们。过去,市民更愿意住在以广场附近的市中心,客观上是依赖交通与购物便捷、医疗条件与教育质量好等因素;如今,随着各地一系列设施健全起来,网络购物和快递业迅速发展,缩小了市郊因距离造成的落差,于是,很多市民以广场为中心的居住观念发生了变化,显然对住在远离拥挤堵车的市中心更感兴趣。

可见,人同此心,改革开放,让中俄两国人民的居住理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是非常相同的变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