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欣
李子柒当然是摆拍,讨伐檄文可以省一省子弹。
每次一个大瓜掉下来,许多人敲完黑板却划错重点,小李突然国内外一起爆红有点让人蒙圈,就开始说她怎么假怎么装,团队善于炒作等等。
假作真时真亦假,谁不炒作啊。
其实她的成功就在于文化包装。
有人说,文化包装谁不会,为什么她成事了?这是个好问题,关键就是她的文化包装非常具体,比如做酱油从洗豆子开始,做饭从菜园子选菜拔萝卜开始,一招一式并不马虎。做烤鸡那段猛一看以为是《舌尖上的中国》,顺便说一句,舌尖为什么会火,也是具体,哪怕是一道家常菜也是从选材开始,无论繁简娓娓道来,包括做菜人的情绪、思念、乡愁都尽数说到,才可能火得一塌糊涂。
反观有些文化包装,第一条就是空泛,先罩上一堆大词:当代鲁迅、宋朝生活重现、领先世界五百强等等。我见过一个一米宽门脸的小店,招牌是“世界毛巾总汇”。
第二条就是喜欢来一段鸡汤,谈人生、理想、中国梦,没有一句话能够两脚落地,只是感慨万千。
另一种情况是低廉化和套路化,椰子节西瓜节豆腐节,无论什么都搞个节。讲国学就穿上汉服,讲学雷锋就扶老人过马路,讲孝顺就给妈妈洗脚。
总之这一类的文化包装就是失败的开始。
我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千万不要变得虚张声势,变态地追求快捷省事,凡事粗枝大叶,一想到要落实具体事就感觉很累很累。我们是一个含蓄的总体性格,也不必千篇一律当众表达感情,或者当众表演真情。我们的镜头一定要把失散的亲人相见拍得紧紧拥抱热泪奔流吗?
至少小李的奶奶不夸张吧,也没有过分美化吧。
小李的表情和话也不多。
内容相对殷实,情感又不那么泛滥,这都是文化包装的基本要素。
还有一种过分完美的文化包装,简直就是集假、装、作之大成,让人感觉周身不适,甚至都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
所以合适的文化包装有一个汇合点,最难的还是分寸感。就像所有的表达都有一个度,过分、不及和偏离都会减分,都会离汇合点越来越远。
具体,是我们必备的一种本领,任何时候都不要活得大而无当,慢慢地也成为一碗鸡汤,好看好喝空洞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