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相约临港  探秘极地》“科学之夜”盛夏来袭 “天问一号” 自体干细胞“定制”制剂可再生肺泡
第9版:科创上海 2020-07-29

“天问一号”

环绕器总装担当 奔波三地化解难题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向宇宙深空探测迈出了坚实一步。“火”的背后,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12所这样一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团队在挥洒汗水、默默付出,他们渴望浴“火”重生,他们是火星环绕器众多默默的缔造者之一。

“量身定制”对付花样难题

八院812所火星环绕器总装团队在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长期奔波于上海、北京和文昌三地,平均连续出差时间都超过200天。

火星环绕器的12套机构和各式花样展开,由812所首次独立承担,而定向天线展开项目是难中之难,面对全新的挑战,火星环绕器总装团队用航天人的智慧将难题迎刃而解。火星环绕器上的定向天线由于口径很大,大大压缩了其下方压紧杆安装的可操作空间。身为主任工艺师的张则梅细心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降低总装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和质量风险,她主动与操作人员一同进行技术探讨。经过一系列“模拟演练”和“实战演习”,她大胆创新,成功为操作人员量身定制了辅助工艺装备,化解了安装难题,规避了质量风险。

环绕器总装就像雕刻一件艺术品,不仅要有点石成金的技术功底,还要有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定向天线需要同时安装在3个不同角度的平面上,且3个平面的安装点间隔较远,安装过程中这3个面还要同时保持贴合状态,这在812所卫星总装历史上尚属首次,操作人员反复装调均无功而返。型号指挥曹勇立即组建临时工艺攻关小组。专业工艺师侯鹏带领技能人员日夜奋战,在总装工位上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通过三维模拟尝试了多种操作方法,利用激光跟踪仪的精度测量,反复调整安装位置,终于在48小时后将定向天线精准装星,保证了任务顺利进行,同时将工艺方法和流程固化沉淀下来,为其他型号提供借鉴和指导。

80后成为环绕器总装担当

火星环绕器总装团队80后居多,他们靠着过硬的作风和技能,从一个个“新手”成长为总装团队的中坚力量。火星环绕器总装主岗王利民,近3年的时间几乎都出差在外,兢兢业业投身火星探测任务。3年多时间来来回回去了首都多次,没出门逛过一次街,连北京烤鸭的味儿都没闻过。

同为80后的王克寒是卫星型号线上的老调度了,体重近200斤的东北大汉愣是在“摊上”火星环绕器后瘦成了“闪电”。今年3月即将出征的前夕,他在所超市里买了4袋大米、3桶食用油和3桶酱油,同事们都很诧异为什么一次性买这么多,他憨厚朴实地说,“这不是要进场了么,一去就是要4个多月,给家里多备些粮食,我不在家,老婆带两个娃逛超市不方便。”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地点赞。型号线上他将任务计划安排得井井有条,火星环绕器任务节点没在他手里耽误一次,对于自己的小家他也会在出差前尽量做到最好。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