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智慧快餐 狐狸的诡计 我的“地铁日” 水晶球中的作曲家肖像画 吃芒果 大阿哥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1-07-18

我的“地铁日”

章慧敏

手机里突然间出现的一条新闻吸引住了我:“轨道交通14号线全线贯通,预计年底前通车……”这一天是6月25日下午,而我正巧坐着轨交从老单位回家。

作为正在开挖的轨交14号线沿线居民,我盼它开通盼得太久了。5年前,我家斜对门的沪西工人文化宫被整体围住,成为施工现场,渐渐地马路开挖,公交车站移位,商店搬迁、打桩机的巨响回声阵阵……可一想到家门口将有一条可以四通八达的地铁线,心中难掩得意之情。

想当年,我家住在江苏路站边上,出了弄堂就是2号线的进出口。我常跟朋友们开玩笑,在房间地板下面挖个洞,直接就可以跳到站台了。这样的好事如今又轮到了,东新路站的一个出入口紧贴着我们小区,说句不夸张的话,下雨天、烈日下,可以连伞都不用撑,紧走几步就进入地下通道了。

6月25日难道是我的地铁日?那天去单位还真和地铁有关: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故事党课,邀请我这名老员工讲述这些年采访浦东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幕后故事。我想了很久,怎么才能在有限的讲述时间里从一个侧面反映浦东呢?倏忽间我想到了令我发自肺腑敬佩的“地铁之父”。

今天,上海有17条轨交线路,并且还将再扩容,便捷的轨道交通是上海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它的运营里程早已位居世界第一了。可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开挖地铁隧道的第一锹是在浦东的塘桥,而负责这个工程的竟然是两位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刘建航和王振信,他们选择在浦东塘桥的一片农田里进行盾构法隧道工程试验,刘建航负责结构设计,王振信负责技术施工,他俩在一张白纸上勾画起了伟大的蓝图。

提起这个话题,必须回到上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视察上海时曾对时任市委书记的陈丕显说:“上海需要建造地铁,每年建个一二公里。”总理说这句话时,上海市中心的人口不过500万,城市交通远不像几十年后“沙丁鱼罐头”式拥挤,可见共和国总理的治国眼光超越了一个时代。

上海请来了苏联专家勘查地形并制定方案,然而,参与过上海轨交规划的苏联专家曾断言上海属于含水量多的软土地层,不可能进行隧道施工,一旦操作,无异于在茫茫宇宙中找个支点把地球翻转过来……这个断言流传到今天,成了形象的“在豆腐里面钻洞”。

1960年,不到30岁的刘建航和王振信挑起了这副担子,但看好他们的人并不多,因为横在二人间的困难是既无成功经验可借鉴,又没有外力能借助,唯有靠自己去探索去解决。一次次地试验、失败;失败、试验,刘建航和王振信记不清失败过多少次了,但科学的智慧之光最终照亮了探索者之路,他们迎来了历史性突破:直径4.2米的盾构在地下成功“行走”了100多米。这100多米是里程碑式的“行走”,两位年轻人找到了“支点”,让不可能成了可能,拉开了上海地铁的序幕。

那天下午,我坐着轨交4号线回家;看到了让我兴奋的14号全线贯通的新闻;想到刚才在故事党课中讲述的刘建航和王振信二位院士开创了历史先河,遐思迩想。一个人、一件事被铭记的方式有很多种:上海地铁用2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地铁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全球第一,“地铁之父”的桂冠无愧于他们!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