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76年后的今天,日本在纪念什么?
像往年一样,东京的日本武道馆在8月15日举行了“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在这个仪式上,最受关注的要属日本首相的致辞。这不仅面向日本国民,更被国际社会视为某种信号,透露着这个曾经对外发动残酷侵略战争的国家今天是如何看待“战争与和平”。
但日本首相菅义伟的言行,招致了批评。菅义伟在致辞中避而不谈日本对亚洲各国实施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历史事实,更没有提到反省与道歉。至此,日本首相已连续9年未在“8·15”致辞中提及“加害和反省”。不仅如此,日本数名内阁成员还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菅义伟以“自民党总裁”名义送去了祭祀费,用意不言自明。
与这一幕相伴的,是不断被重复讲述的广岛和长崎的过去。作为原子弹爆炸地,广岛有一块著名的纪念碑,上面有一句誓言“请安息,不再犯错”。但这句话没有主语,更没有说清楚这究竟是谁的错误。同样模糊的是,今天很少有日本人去追问被投原子弹的原因,也鲜有人在意这一历史因果链条上显著缺失的一环。
不仅如此,对闪现在广岛和长崎上空的那两道“无声的闪光”,日本人的历史认知却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反转。6日和9日,广岛和长崎分别举行了原子弹轰炸纪念仪式。德国驻日使馆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出日本遭到原子弹轰炸的“源头是德国和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所引发的战争”,却立刻引起日本网民的凶猛围攻。
无论是仪式上高喊的空洞口号,还是“原子弹爆炸悲剧”背后的暧昧讲述,都是日本在历史认识上不断开倒车的缩影。对普通日本人来说,日本在二战中作为对他国“战争加害者”的形象,已经在岁月流逝里日渐模糊。如果说,东京审判是从外部对日本的战争责任进行追究,一些学者所倡议的日本进行内部反省的“悔恨的共同体”,在战后几十年来依然难觅踪影。
如今,日本总人口中约八成是战后出生。由于历史教育的缺失,不少日本年轻人对“过去”一无所知,一些人甚至形成了扭曲的历史观。战后出生的日本人有责任正视历史、吸取教训、传于后代。正如已故的日本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所说,“父辈传承历史,孙辈继承历史及其带来的责任。这样的纽带是生而为人的基本,是理所应当的事。”东京大学教授高桥哲哉认为,战争责任是日本人无法回避的,“为它羞愧,不要忘记那场战争是侵略战争,要一直作为今天的课题意识到这一点”。
而“政治如何肩负起对历史的责任”,在一些人看来,已成为对日本的深刻追问。同样曾是战争“加害者”,前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1995年访问广岛时曾说:“不可以简单地用一些偶然事件和行为的因果关系来解释历史,历史包含着义务和责任。”
今天,日本究竟在纪念什么?如果只看到落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而看不到南京的血泪,只停留在对“和平”的空泛理解,而不深切反省对他国造成的苦难,一个离真实历史越来越远的日本也将难以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本报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