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丹)申城近日雨水不断,一下雨停不住,不下雨黏糊糊。市民也纷纷发问:齁势体感让人有种重回黄梅天的感觉,是不是“倒黄梅”天气来了?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邬锐解释说,这波连阴雨的成因和黄梅有点相似,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称之为“倒黄梅”。“随着天气形势的调整,这波雨水将从周二起逐渐减弱,最高气温也将一步步升至33℃附近。当然,随着气温升高,夏季特有的午后分散性阵雨或雷雨频率也会相应增加。”
从气象学来说,“倒黄梅”是有一定的定义的,需要满足多个条件,除了降水的成因之外,还有一个是“时间条件”。“刚出梅进入盛夏,又出现和梅雨相似的连阴雨天气,这种天气被约定俗成称为‘倒黄梅’。上海常年平均的出梅日为7月10日,但现在已是‘立秋’节气并进入到了8月中旬,因此,从时间上来看,过去一周的降水定义为‘倒黄梅’并不太准确。”邬锐说,近期的天气被称为“夏季连阴雨”可能更合适。
不过,邬锐也表示,降水通常都是冷暖空气交锋的结果,而近期的天气形势确实有利于冷暖空气交汇,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一条较为稳定的雨带。“这样的形势和梅雨带的形成比较相似,但是,近期的雨和梅雨又有所不同,典型的梅雨通常下得比较均匀,但近期的雨有突发性、局地性等特点,这和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盛夏,大气中储存了不稳定因素有关,容易引发强对流天气。”
为何今年夏季雨水连绵不断?邬锐说,还是副热带高压惹的祸。“和往年夏季相比,今年的副高不仅强度不稳定,有时候还特别弱,位置还特别偏东、偏北。这样的位置不容易给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区域带来高温,但却更容易引发降水。”
邬锐说,往年此时,副高的位置会更往北推进一些,但今年它并没有强势“北上”,一方面不能“压制”南下的冷空气,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助力”输送海上暖湿气流。“当大量暖湿气流往北输送的过程中遭遇了南下的冷空气,两者就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中低层切变线,给该区域源源不断地送来雨水。”
近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报告,目前全球气温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已经升高1.1℃。这份报告指出,全球变暖每加剧一点,极端天气出现的几率就会增加一些,全球气温每升高0.5℃,极端高温天气、极端强降雨、干旱等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就会有明显增加。邬锐说,全球气候变化确实给人类带来了挑战。“某个区域的极端天气,都是在全球的环流大形势背景下发生的,并受其影响。但是,气候变化和局地的极端天气究竟是怎样一个对应关系,还有待展开气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