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最适合与大自然来一场亲密接触。在无垠田野边,捧一本书、泡一壶茶,感受和煦阳光与拂面微风……光是想象,就让人心生向往。在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就有这样一座“望田书屋”。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崭新灵动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由一只废弃集装箱变身而来——村干部的慧眼、规划师的巧思,共同施展出一道奇妙“魔法”。
牧歌田园抬目可见
腰泾村村委会门前有一片宽敞草坪,这是村民们的活动广场。最近草坪上又多了一座充满设计感的“望田书屋”。亲眼见着“大家伙”被安放在农田边,装上顶棚,添置新书,搬进靠椅……67岁的村民沈美娟,每天都要来坐坐,翻几页书:“书屋真漂亮,欢喜来看看!”
书屋刚启用不久。湛蓝天空下,大片粮田边,大胆醒目的橙色主体,配以流线型的白色桌椅,“撞”出一片明媚鲜活——秧苗青绿时,毛茸茸的地毯就在眼前铺展;待到稻谷金黄,又是近在咫尺的丰收盛景。眼下,稻谷已经收割完毕,裸露的褐色泥土朴实无华,那是属于大地的厚重。待到次年春天,油菜花、紫云英郁郁葱葱,想必又将是生机勃勃。
抬目可见的牧歌田园外,“望田书屋”还具有各种功能——在一层室内是小小阅览室,一角还有咖啡吧;一层室外有遮阳伞和休息座椅,可以成为亲子活动的休闲空间;二层平台也设有桌椅,那是休憩或者远眺的最佳“景观位”。
为上海乡村“造梦”
今天再看到“望田书屋”,任谁也不会想到,它原本是一只被当作仓库使用的废弃集装箱。村居环境整治期间,腰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向应看中了这个大家伙。有人提议,对集装箱进行适当改造,可以作为村民们文化交流空间。陈向应当机立断:“这个集装箱,可以留下来。”
巧的是,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土分院党支部恰好与腰泾村党总支是结对共建单位。“我们问村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们提出了流动书屋的需求,我们一拍即合。”国土分院副院长、国土分院党支部书记方澜告诉记者,市规划院正在探索“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要为上海乡村招募一批“造梦者”。“‘望田书屋’这个生动的改造案例,一下子点燃了大家的兴趣与热情。”
优化方案,书屋选址,功能策划,捐款捐物……这是一次利用村庄存量资源与有限资金进行的更新探索,也包含着大家对乡村振兴的憧憬。
有了新晋“打卡点”,腰泾村人气日渐旺盛。沈美娟清楚记得,前些日子有好几个班的学生来村里学农,举行了稻田边的升旗仪式,还在书屋旁搭出舞台表演节目。她高兴地看热闹,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家。那一晚,长长的一排野营帐篷,从阡陌这头一直延伸到那头,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久久不散。本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