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煮茶图(国画) 稿费轶事 “长眼睛”的绿藤 悬在心海的乡愁风帆
第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1-11-26

悬在心海的乡愁风帆

□王妙瑞

说起乡愁,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念想。

我的故乡在浙江黄岩,过去在十六铺码头坐大轮船直接到浙江海门(后改名椒江),再转乘小船到三江口,上岸就是一望无边的绿色橘林;如果是深秋初冬季节,那橘林便是金黄一片,枝头上挂满了小灯笼似的橘子煞是可爱。黄岩是世界柑橘始祖地之一,栽培蜜橘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加上土质和水质好,所以种出来的橘子特别爽口,早橘的清甜、朱橘的蜜甜、槾橘的酸甜、本地橘的醇甜,可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本地橘曾连续4年荣获全国农博会金奖。毛主席曾经说过“黄岩蜜橘很有名哦”。

五十多年前,乡下的宝发娘舅驾着一艘机帆船运输建筑材料到上海,每年来往数次。船一靠码头,公用电话打来了。我借了黄鱼车,和弟兄一起去拿橘子。宝发娘舅不是我的亲舅舅,他和我的大舅、小舅住在一个院子亲如一家,所以也成了我的舅舅。他的脸被海风吹成古铜色,说话嗓门很大,一见面就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娘舅和阿姨送的橘子中,不会缺少宝发娘舅的一份。橘子装在藤条编织的大筐里有30来斤重,也有用竹片编成的小筐能装10斤左右的本地橘。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宝发娘舅就是当年为我家送蜜橘的“快递”。

小时候我去过黄岩故乡,在下洋顾村的池塘边种着不少橘树,阿姨对说我,“你娘结婚后,20多岁就随你爸去了上海谋生,这些橘树有你娘的份,送橘子是亲情、也是乡情。”母亲会看风向,一旦刮起东南风,就说宝发娘舅的机帆船快到上海了。

果然两三天后船靠上海码头。隔壁同福里的传呼电话站李阿姨上门来通知了。

机帆船常泊在南市董家渡码头,有时是王家码头或石晖港码头,最远的一次是浦东高桥,从虹口到那里路很远,车上装5筐橘子太重了,兄弟几个轮流踏着黄鱼车,那时没有瓶装水,一路剥着橘子吃回家。

橘子来了,母亲要送给左邻右舍品尝,父亲要送一点给厂里要好同事。除了橘子,乡下亲戚还会托宝发娘舅带海鲜来,如鳗鱼干、海蜇皮、烤子鱼等,世能表弟养了上百只鸭子,送一坛鸭蛋有几十个。过年前亲戚送来圆柱形的黄岩年糕、糯米块和绿豆粉条。当年我家是弄堂里的“贫困户”,还吃过父亲厂里的补助。其实乡下亲戚的生活也贫苦,但他们情愿从自己嘴里省点下来,也要让上海的我家生活好一点。特别令我感动的是,1979年我结婚时,宝发娘舅带来一只小布袋,里面装的是礼金,写了12户人家姓名,一共送了120元钱,有的是角票,还有1分、5分的硬币,母亲点钞时流了泪。其实我乡下的亲戚没有那么多,他们平时节俭惯了,对一分钱也看得很重,而送礼的大部分人还是乡邻。

宝发娘舅年老撑不动船了,具体哪一年我记不清了。总之改革开放以后,浦江两岸的变化越来越大,机帆船退出了运输,江上的繁忙景象消失了。当45公里长的滨江绿道贯通时,故乡早在10年前就有了动车站,离我阿姨家只有20分钟路程,顺丰快递当天可到上海。每当秋天来临,我总能闻到乡愁的甜蜜滋味。拆开快递箱满目金黄、香气扑鼻。

我微信告诉故乡人,橘子不要送了,上海的水果大卖场多的是,但他们就是不听。那一年阿姨身体有恙,我立马汇去1500元,并买了药品快递过去。我不会开车。三弟和四弟每年自驾去黄岩看望众亲戚和乡邻,车里装满了故乡人喜欢吃的大白兔奶糖和话梅糖等上海特色糖果糕点。返程带回了故乡蜜橘。现在第三代也品味到了乡愁的深情。

娘舅的船早就没了,但帆还在。因为乡愁永远是悬在我心里的一叶“风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