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居民区位于愚园路历史风貌街区核心地段,有着新式里弄普遍存在的“老年病”,“如厕难”问题是长期困扰岐山村居民的最急最盼问题,“有的居民白天步行要到附近地铁站去上厕所,有的夜间只能使用‘手拎马桶’,长期合用卫生间造成的邻里关系矛盾常有发生。”12月15日,在长宁区举办的“为群众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凝聚的故事》交流展示”活动中,江苏路街道岐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卫红分享了“一平米改建”和“百分百幸福”的故事。
“铁脚板”踏遍“楼梯板”
今年,长宁区首个非成套里弄房屋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在岐山村全面铺开。为全力推进改造工程,岐山居民区党总支牵头,成立由居委会、弄管会、物业、设计方组成的专班小组,“三人一组”逐一上门倾听民声,用“铁脚板”踏遍“楼梯板”,寻求居民意见最大公约数。经过三轮征询,100%完成了居民的征询工作。
完成征询后,难题接踵而至。朱卫红说:“居民诉求千变万化,但改造意愿只有三成。许多居民直接问我:‘就这么点地方怎么改?这个改造有用吗?’我们起初也很头疼,但想了想,还是采取群众工作的老方法,向居民要‘金点子’。”
经过和房管局、设计方、居民反复沟通,居民区党总支最终推出了四套方案供居民选择。“为了让居民有直观感受,我们社区的党员骨干家庭挺身而出,先行试点,形成‘党员样板间’,请居民来实地看。居民心里有了底,改造意愿一下子就强烈了。”经各方努力,征询意向最终实现了98%的跨越。
“一家有难大家帮”
在卫生设施改造过程中,岐山村10号遇到了老洋房主梁和地板里木头被白蚁蛀空的问题。为了解决居民生活困难,居民区党总支临时腾出居民休息室,将弄堂内企业仓库临时改成公共厕所,党员、楼组长拿出卫生间让改造居民使用,有的甚至腾出房间主动邀请居民到自己家里,弄堂内形成“有困难议一议”“一家有难大家帮”的新风尚。
据悉,居民区党总支共计召开了330余场沟通征询会和130余场协调会,完成了172个卫生设施改造。多年的积病得到根除,虽然只有小小的“一平米改建”,但是对于每一户居民来说就是“百分百幸福”。住在岐山村45号的葛阿婆激动地说:“终于有自己独立的卫生间,晚上再也不用出去上厕所了!”
除了“一平米改建”,居民区党总支在弄堂微更新项目中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增加了墙体绿化、边角绿化,改善了弄堂的整体环境。
本报记者 屠瑜 实习生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