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宝宝听故事 牵记家乡油松饼 姆妈个津贴牛奶 夜饭吃好写夜报 从“炭结”讲到“炭墼” 冬日暖阳吃蟹忙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2-01-02

从“炭结”讲到“炭墼”

文/叶世荪

上世纪中叶的许多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提及一些上海人所熟悉的场景或物品,譬如在《倾城之恋》中说:“荣贞阿婆刚刚生好一只炭结铜手炉”。其中的“炭结”指的是“炭墼”,一种用碾成粉的木炭加入适量粘土做成的燃料。

过去的城市人家常把炭墼点燃后放入铜制的手炉、脚炉里取暖,使用这种炭墼的好处是因为它一般都是阴燃,不出现明火,没有扬起的灰尘,而且可以燃烧保温的时间比较长。这种加工炭末使其更久阴燃的经验可追溯至南北朝。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杂说》介绍:“炭聚之下碎末,勿令弃之;捣、簁,煮淅米泔溲之,更捣令熟;丸如鸡子,曝干;以供笼炉种火之用,辄得通宵达曙,坚实耐久,逾炭十倍。”这大概就是最早的“炭墼”,其中掺入的米泔水和泥土一样,起粘合的作用;《清异录》还记载有“研米煎粥用以粘合炭末”的做法。

到了宋代,民间广泛流传的《夏九九歌》中,明确提到了“炭墼”:“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宋代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说:“其巷陌街市,常有使漆修旧人……供香饼炭墼,并挑担卖油”。不论是“家家打炭墼”还是满街卖炭墼,都说明“炭墼”这种东西很久以来便是深受人们欢迎并被普遍使用的。

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市场上还能见到炭墼的身影。2017年12月21日《新民晚报》有篇文章,题为“老底子上海人是这样过冬的”,里面说到:“以前上海的煤球店还供应一种用耐火材料制作的,不能燃烧的‘炭墼’,有的家庭或单位使用炭缸取暖,燃烧使用木炭,木炭发火快,燃烧也快,放入这种不能燃烧的炭墼,能够起到阻燃的作用,可以在保证室温的前提下节省木炭”。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气候的变化,“炭墼”更多的是在江南地区使用。原因一是上述从宋代一直传到清代的《夏九九歌》,其实是根据南方气候特点形成的吴地农谚;二是歌中的一些语句只有用吴地方言才能押韵,譬如“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三是前面提到的《梦粱录》,写的就是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日的杭州)的坊间风貌和市井生活,它的作者吴自牧也是杭州(钱塘)人。

还有就是这个“墼”字的读音,在普通话里它念ji,但在古代这是个入声词;《广韵》注为“古历切”,《集韵》注为“吉历切”。这种民间日常用品经历朝历代口口相传,依然读作入声词、保留了其原有音韵的恰恰是包括上海人在内的南方人。

也许正是因此,许多文学作品中把它写成了“炭结”,“结”是沪上人人熟知的入声词;情愿牺牲字形也要维持读音,毕竟语言系统的首要表现形式就是语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