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世荪
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海人称之为“上街沿”。2010年8月10日《新民晚报》刊登市民投诉:“一天之内,马路上街沿竖起了不少晾衣架”,说的是违规占用人行道;2021年7月15日《新华日报》上还有篇文章,题目就叫做《上街沿的风景》,说的是旧时申城街边的种种见闻。
在古代中国,修筑大道主要并不是供路人行走的。《周礼》上列有畛、涂(途)、道、路等各种规格的大道,它们都是以行驶车马为目的制定的标准;其中,“畛”为走牛车的路,“涂”是行马车的路,“道”能并行两驾马车,“路”则可以并排行驶三驾马车。在城市里,宋代以前的居民基本被封闭在坊里高墙内,甚至居舍都不得面向大街开门,更没有在路边逗留、活动的余地;所以,街边路旁肯定不存在专供人们行走的通道。从宋代张泽端所绘、反映汴京城市生活细节的《清明上河图》中不难发现,即便是商贾发达、交通纵横、街面人头攒动的北宋京城,也不见有类似如今“上街沿”的设置。晚些时候反映明代北京市景的《皇都积胜图》、反映苏州市景的(仇英绘)《清明上河图》以及清代陈枚等绘制的《清明上河图》里,路面均直接延展至房屋墙根下。差不多到晚清以后,我们才能从留存的照片中看到城里分离人车的人行道、上街沿,这应该和城市交通流量增大、车速加快,以及西方城市文明的传入有关。然而,和“(上)街沿”相关、且读音相同的词语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存在了,那就是“阶檐”和“阶沿”。
“阶”和“檐”,一上一下,都是建筑物向外延伸的部分,唐代的吕向解释说:“阶,庭阶也,檐,屋檐也”,古代许多宏伟的建筑都是有阶有檐的。西晋曹摅《思友人》诗:“延首出阶檐,伫立增想似”;宋代钱选也有诗句:“阶檐积雪动经旬,犹自霏霏夜向晨”;其中的“阶檐”都可以看作是“阶”和“檐”的合称。在这个意义上,“阶檐”也被写作“檐阶”。明代黄公辅曾感叹天然的石室:“户牖不从斤斧设,檐阶出自混元初”;清代罗孙耀《湖阁夜雨》:“溜泻檐阶锁夕烟,竹声松响共萧然”。
除了并称阶、檐之外,也有用“阶檐”单指屋檐遮掩下的台阶。《西游记》:“只见星月光中,阶檐上真个放着一柄金镶白玉圭”。“阶檐”单指屋子底部延伸结构时,生就用来形容顶部突出的“檐”字,显然没有边缘、沿口意味更强的“沿”字来得合适。明代《喻世明言》:“众人依允,就在阶沿石上向月而坐”;清代《何典》:“形容鬼便踏上阶沿去,推开庙门”。
等到道路两旁商贾林立、店铺前的阶沿相互连接并加宽成为人行道时,“阶沿”改称“街沿”就顺理成章了。因为有“阶”的历史在里面,人行道通常要高出马路、上一个台阶,所以也称“上街沿”;有了“上街沿”,才能生出表示车行道的“下街沿”概念。阶檐、阶沿、上街沿之间的逻辑关系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