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服务企业超贴心 政务服务特高效
第特10/特11版:聚天下英才创时代新业 2023-03-05

服务企业超贴心 政务服务特高效

虹口北外滩

今潮八弄

窗口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办事

政府部门负责人走访外资企业

张江国家高新区虹口园

撰文/袁 玮 龙 钢

近年来,虹口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上海市域新格局之“中心辐射”,重点围绕北外滩重大工程项目审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科创“核爆点”,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攻坚突破,积极深化政务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等领域改革。

自2021年以来,虹口区紧盯“北外滩三年出形象、五年塑功能、十年基本建成”的目标任务,连续出台优化北外滩营商环境“9+11”条,制定企业开办和注销、办理建筑许可、园区及楼宇服务、法律服务等具体改革事项,努力为北外滩开发建设提供优质环境保障。

政务服务便利又高效

2022年,虹口区“一网通办”重点推进11个“免申即享”服务,在全市率先推出知识产权运营转化“一件事一次办”,率先探索9类高频公证事项“好办”“快办”服务;在“一网统管”上,实现全区865个居住小区、644个非居住类点位数据互联互通,赋能“区—街—片—居—小区”综合治理。特别是为北外滩企业及审批服务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推动工程项目审批提速,对标临港“特斯拉速度”先进管理经验,通过主动指导、密切沟通、跨前一步等方式,压缩一半以上审批时限,使得政务服务更加便利高效。

为企业服务贴心到位

为了将企业服务做到更加贴心到位。虹口区围绕以金融、航运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持续深化产业政策,加大企业扶持,加快政策兑现,仅2022年就拨付专项资金46亿元,退减免缓各项税费40.3亿元。特别是设立北外滩企业服务中心,将公安、科委、人社、税务等涉及全区39个部门的10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整合成一个“服务超市”,使北外滩的企业和个人不出北外滩就能办成事、办好事。

加快行政执法数字化转型,持续扩大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的免罚清单,使市场监管更加公平审慎。目前,免罚清单已经覆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消防、民防等上百项免罚事项,虹口区多家市场主体获益。先后开展了“市场监管——法内施罚、罚外指导,北外滩新模式正当‘虹’”活动;举办首届“法治服务保障北外滩高质量发展”论坛,设立“虹口公证处北外滩专窗”,努力打造集公共法律服务、专业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法律服务产业集聚圈。

优化营商环境创新频出

近年来,虹口区始终坚持“社会评价是第一评价,企业感受是第一感受”。经过不断努力,企业对营商环境评价不断提高,投资发展信心也进一步增强。2023年1月份,虹口区新设企业注册资本41.6亿元,位列中心城区第一。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需要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务最规范的法治体系。虹口区近年来进行不懈努力和探索,推出许多带有该区特色的创新举措。

贸易投资领域: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联合工、农、中、建、交等20家银行,创新推出“政银助企 三贷联动”行动,撬动164亿元银行授信,解决融资需求38亿元,惠及625家中小微企业。

行政效率领域:开创“一楼一事办”工作模式,在大型商超开业筹备阶段,加强跟踪指导,开展并联审批,区内大型商业体开业准备期平均缩减80%,服务周期较传统办理方式提速70%以上,使来福士、太阳宫等商业广场商户办证办照有了“虹式”新体验。

政府服务领域:持续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通过融合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打造北外滩来福士税收社会共治点(也就是“5G智慧胶囊厅”),实现企业所得税更正申报、增值税办理等304项高频涉税业务云端“秒办”。

法治体系领域:针对破产老案多、审理难度大的现状,进一步优化破产审判专业化机制,法院领导牵头召开破产审判每周例会,加强审判台账清单式管理,借助线上债权人会议、网络拍卖等形式,高效推进破产进程。

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

正是有了一流的营商环境,这几年虹口区的经济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近5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速达到87.3%,从2018年的245家猛增至2022年末的459家。按照虹口的体量,相当于每平方公里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9.6家,密度位居全市前列。

高新技术企业是虹口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日益发挥着关键的引领支撑作用。“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共吸引各类风险投资总额达41.03亿元,涌现了一批如安路信息、识装信息、食亨科技、维信金科、易维视科技、高顿教育、昆涞生物等细分领域高技术头部企业。虹口区积极落实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类财税政策,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负。依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文件精神,工作人员通过走访排摸,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降低了发展成本。

总部经济风生水起

虹口区在2022年创新推出“政银助企 三贷联动”贴息及担保费政策,区政府新增1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区科委对通过“科技贷”平台发放的贷款开展50%利息补贴和90%担保费补贴,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实惠。张江超艺是一家多媒体企业,去年通过科技履约贷公司拿到500万元的贷款,并根据贴息政策拿到十几万元的利息补贴,为这家创业型公司降低了融资费用,减轻了企业的部分负担,也为企业2023年的发展预留了更大的空间。

对标市级相关政策,虹口区还积极研究制定区级总部政策,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增强总部型企业升级的意愿和信心。对认定为区级贸易、民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企业,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资金奖励,彰显了虹口区支持总部增能和集聚的决心和行动。

2017年之前,虹口区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仅有4家,经过这几年,尤其是北外滩新一轮开发建设“全面起势”以来,总部企业在虹口不断集聚。目前,总部企业数量三年内翻了两番,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各类市级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企业49家,分布在商贸、金融、航运、科技等多个领域,加速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招商推介步伐不断加快

近日,虹口区前往香港展开为期4天的招商推介活动,面向100多家在港外企召开北外滩高质量发展推介会,探寻更多沪港合作机会。据了解,自2020年《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以来,香港企业参与北外滩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区已集聚了近600家港资企业,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14.4亿美元,占全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50%,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团”。在全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有四分之三的企业资金来源地是香港,充分彰显了香港地区对北外滩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促进作用。

推行登记注册“跨省通办”改革后,通过建立审批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梳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各类市场主题登记注册事项跨区域、跨环节、跨地域的通联办理,最大限度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异地办事的需求,极大丰富了异地办理的业务范围,不断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深圳市汉阳馆饮食连锁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韩式料理的连锁餐饮服务企业,上海首店选址在瑞虹“太阳宫”商场,但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章都在深圳,经办人往返两地办事非常不便。虹口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了解到情况后主动联系企业,通过“跨省通办”渠道为企业申请开办,无须通过线下窗口提交材料,让办事人享受到了“跨省通办”的便利政务服务,使得企业在商场顺利开业。

【案例】

“一件事”模块:提升企业联办便利化水平

2021年11月,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模块在“一网通办”平台“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试点上线。虹口区加强跨部门联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变更事项可以连同许可证一并联办,大大地节省了审批时间,后续许可证的申请材料也仅需联办申请书,其他材料全部可以免于提交,将“一件事”改革工作落实落细。

同时,在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反馈企业变更中发现的问题,积极与市区相关部门、大数据中心等沟通联系,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企业联办便利化水平。国科恒天、国科恒铠(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丽川美容、海王星辰四川北路店等公司通过联办“一件事”完成了营业执照和许可证联办申请,联办率居全市前列。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