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明
唐宋时期,古上海的青龙镇,通过桀骜不驯的吴淞江流水,成就了长三角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经济文化码头,作为经济强镇、贸易大镇、文化重镇,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美誉。明清时期,吴淞江被老外俗称为通达苏州的“苏州河”,是一条奔腾流淌的文化繁荣、经济贸易和近代工业崛起、大都市兴盛的上海母亲河。吴淞江在任仁发、林则徐等治水功臣带领下得到了有效的治理,让原本20多里宽,似大海般的吴淞江,洞悉了江南人的脾性,也变得灵动、低沉、坚韧和内敛,一改往日的坏脾气,孕育了沿苏州河的上海近代工业和都市海派文化的发展,润泽着吴淞江(苏州河)两岸的绿野、水田,以及生生不息的古上海宜居地和大都市拼搏奋斗的创业地。
吴淞江从太湖奔来,经过淀山湖,流淌出了朱家角、蟠龙、南翔等工商古镇,沿河众多星罗棋布的经济文化重镇。千百年里,上善若水,始终如一。吴淞江水时而滔滔喧哗,时而喃喃低语,抑扬顿挫,富有催人奋进的旋律节奏。几千年来,吴淞江从来未曾休眠过,哪怕是在最寒冷的冬天,其他河流全然封冻了,它也不会在冰冻的梦中沉默睡去。在吴淞江铺张的长长稿纸上,清晰地书写着“追求卓越、海纳百川”的江南文化精神。吴淞江更像一条冗长、黑白相间的蓝印花布,在多少个世纪里,刚柔相济,智慧灵动的将江南文化特质张扬开来。
吴淞江由西向东,江河汇海,成了一条上海滩发生发展的“黄金水道”,这里万商云集,千舸竞发,水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产品流交汇融合,从江南来,到海上去。它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孕育了上海滩的诗性、韧性和魔性。吴淞江上的每一片帆影,每一个涟漪,每一朵浪花,都是诗和远方的未来梦想。
回溯吴淞江的历史,它不仅是一条古上海的母亲河,更是大上海奔腾不息的历史记忆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吴淞江,作为古上海的母亲河,具有无限的生机、精致、趣味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