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自强不息(书法) 村妇函函 春鲜食小鱼 四季如“春” 奇妙的博物馆 菜市场里的市井气
第13版:夜光杯 2024-05-18

春鲜食小鱼

王太生

若论春日里的烟水鲜,绕不开昂刺、虎头鲨、小参鱼。此刻,不知道它们躲在哪片水域,吐纳一串清冽的气泡?

昂刺鱼,硕首、狭身、瘦尾,汪曾祺《故乡的食物》说它,“背上有一根很硬的尖锐的骨刺。用手捏起这根骨刺,它就发出昂嗤昂嗤小小的声音。”那时候,少年捏它的脊背,就是捏一只能够发出响声的玩具。昂刺叫得愈凶,少年愈逗它,玩够了,小手一伸,“扑通”一声扔进水里。昂刺鱼肉质细嫩,它的鲜在于汤。我在水乡的船席上,喝昂刺鱼汤,后厨操作时,锅里先放一勺猪油,以热油去除鱼的土腥味,放入姜片,温水煮。出锅时,撒上葱花。端上来的汤,呷一口,香浓鲜美,回味悠长。

虎头鲨,挺吓人的名字,其实是寸把长的小鱼。白汁虎头鲨将虎头鲨放入油锅中,略煎,放入竹笋和火腿片大火煮,用水淀粉勾芡;虎头鲨炖蛋,把鱼在沸水中焯过,置于碗中。将土鸡蛋搅散、打匀后倒入碗,大火蒸后,撒上葱花。菜花金黄,虎头鲨体肥籽满,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与螺肉、河虾、竹笋、春韭共称为江南五大春菜名鲜。

相对于昂刺的狡猾、虎头鲨的木讷,小参鱼,就有点古怪精灵。身段的灵活,胜似姑娘的小蛮腰。这时候,小参鱼在水草间穿梭,速度极快,要想逮住确也不易。难怪施耐庵写《水浒传》时,给那个将李逵淹个半死的张顺,戴的面具是“浪里白条”。在岸上凶的,并不一定下水厉害。其实,“浪里白条”在施耐庵的家乡就是小参鱼。

小有小的好处,一张大网悄悄地落下,常常是漏网之鱼。唯其小,渔夫也不屑逮它。即便在农家的饭桌上,也只是一碟不起眼的小鱼咸菜。小鱼咸菜这道菜,可别小看。鱼当是出水鲜的小参鱼,刮鳞、洗净,与上年秋冬腌制的咸菜同煮。烹这道小菜时,鱼和咸菜,是分开的。把鱼烧至七分熟,入糖、醋,咸菜炒至半熟,最后合在一起,加入蒜末,起画龙点睛的提味作用。小鱼咸菜,适宜配泡饭。小参鱼,除了做菜,也是画家素材。常常在月夜浮出水面。小城里的画家,画了一泓密密麻麻的晃动身影。如今,小参鱼从城里游到农村,城里的河因为缺少了小参鱼而变得寂寞。

三条小鱼,有着春天的烟水鲜,美味极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