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恶性肿瘤消化道梗阻并非绝境 这些人吃粽子更要小心一点 关爱老年人眼底健康 “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提高儿童呼吸免疫力
第14版:康健园 2024-06-03

这些人吃粽子更要小心一点

端午节吃粽子,深受大众喜爱,在各地美食榜占据重要地位。可是这道美食并非人人适宜享用,要有节制,要“管住嘴”。那么,怎样科学合理地食用粽子等糯米类食品呢?

粽子的主要食材是糯米。从营养学看,糯米营养丰富,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烟酸及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缓解尿频、补脾暖胃、补中益气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总结糯米为温补强壮食品,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是食用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医院的消化科门诊,经常有因贪吃粽子等糯米类食品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导致急性肠梗阻紧急送医的情况发生。糯米制品中淀粉主要是支链淀粉,含量可高达95%~100%,而直链淀粉含量非常低,因此糯米制品非常有黏性。建议胃肠道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胆囊炎和胆结石患者、肥胖以及高脂血症患者、老人和儿童等人群,食用粽子等糯米类食品一定要注意节制。

食用糯米类食品时要细嚼慢咽,多咀嚼,再下咽,有助于减轻胃肠消化负担。糯米制品要加热后食用,因为冷却的糯米制品支链淀粉会老化回升,分子之间的凝固力也会加强形成抗性淀粉,更加难以消化,导致消化不良。糯米类食品不宜放置过久,虽然在冷藏环境下,此类食品可以存放好几天,但是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食物腐败变质的风险也在增加,如果不慎食用极易导致急性肠胃炎。每次食用糯米类食品不宜过多,尽量不要在晚上吃,晚上运动少,容易额外增加胃肠道负担,不利于控制体重。

王静(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