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摩洛哥得土安“纸片楼” 炒麦粉忆趣 摆个“旧书摊” 缘是咖啡与酒 病房中 程小青卖画
第13版:夜光杯 2024-10-14

病房中

童伟忠

三人病房,6床靠窗。手术后的姑娘被送进来时,看上去异常羸弱,身体上盖着白被单,宛如一张轻薄的白纸,仿佛风一吹就会飘起来。一位年约五十岁的阿姨小心地帮姑娘拭去额上的汗,姑娘唤了一声:“妈妈”,又陷入昏睡。阿姨眼眶红红的,背转身去,悄悄落泪。

半夜时分,姑娘喊痛。阿姨给她后背垫上三角枕,坐在床边,轻抚女儿背脊。直到她睡着,阿姨疲惫的右手仍在机械地抚背。

医嘱,术后营养需及时跟上。医院的伙食清淡寡味,姑娘恢复正常饮食后,阿姨早上服侍她吃好早餐,便请病友家属代为照看一下,她要回家烧菜。起初大家听不懂,阿姨家在南昌,回哪个家呢?原来,是去女儿浦东租的房。为节省时间,阿姨一出医院就叫出租车,半小时抵家,正好接上叮咚小哥送来的菜。争分夺秒用一小时做好两菜一汤,再打车回病房。中午,女儿吃上妈妈精心烹饪的菜肴,胃口大好,阿姨多日不展的愁眉第一次舒展开来。

除了每日上午两小时“脱岗”,来回奔波烧菜送饭,阿姨几乎寸步不离女儿病床。夜里实在倦了,在病床之间打地铺,一根细绳一头握在女儿手里,一头系在自己手腕上,绳子一牵动,阿姨立马惊醒,随时响应召唤。同病房家属看她满脸倦容,对她说,长期这样吃不消的,请护工阿姨吧,她们都经过技能培训考核,帮病人洗脸擦身、喂药喂饭、翻身换衣、大小便清理,都很专业的,24小时护理费120元,也不算贵。阿姨轻声说,护工的敬业我都看在眼里,护理费也承受得起,但自己一手带大的女儿的习性和心事只有我最懂。再说妈妈就在身旁,对她也是最好的精神安慰。

情绪沉闷低落是病人的“常见病”。阿姨说,女儿一直好强,生了这种恶病,打击太大了。女儿老家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学,本科毕业再读研,成绩优异,被导师推荐到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做了两年,升任销售主管,为忙事业,28岁的姑娘还没谈过恋爱,谁知竟然得了这么严重的毛病,上天不公啊!阿姨深深叹息着。“妈妈,我这样子还怎么上班啊?我心里难受。”姑娘痛苦叫唤。阿姨宽慰女儿说,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但先把病治好,一切就有希望。为逗女儿开心,阿姨抖出女儿小时候的一桩趣事:那时,你只有7岁,端午节妈妈包了许多粽子,怕你贪吃不消化,就用竹篮装了粽子吊在房梁上。哪知你人小鬼大,竟向邻居借了晾衣叉子,将竹篮叉了下来,“消灭”了两只肉粽……“啊?怎么从没听你说过?”“给你一点成就感呗!”“妈妈真坏!”“哈哈哈哈……”笑声迸发,压抑的病房瞬间有了生机和活力。

一段时间后,进入难熬的化疗阶段。女儿恶心呕吐无食欲,最难堪的是掉头发,从一根两根、一撮两撮到一片又一片,爱美的年龄谁受得了?面对女儿“不做化疗”的多次恳求,阿姨心如刀绞,又不得不劝她:坚持就是胜利!做一次少一次,妈妈和你一起咬牙坚持。

那天下午,骄阳似火,气温高达37摄氏度。阿姨戴着绒线帽走进病房,女儿吃惊问,这么热的天,为什么要戴绒线帽?阿姨将帽子慢慢脱下,一颗光头赫然呈现在病房里。我们大家肃然无声。女儿哭了:“妈妈你好端端剃个光头干什么?”阿姨平静地说:“和你同甘共苦。妈妈和你一样成了光头一族,你就不会感到孤单了。”“妈妈!”女儿扑在母亲怀中,大哭起来。见多了生死的护士进来换输液瓶,见了这不寻常的一幕,也不禁动容说:“母爱真伟大!”

我在病房陪护老伴半个月,有了这些见闻。祝愿这对母女能渡过难关,平安顺遂。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