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
“需要站着吃”的抗骨松药 疝的单孔微创手术“镜”益求精 关注静脉血栓及共病 规范抗凝以防被“栓” 积极防治骨松合并腰突症
第16版:康健园 2024-10-23

关注静脉血栓及共病 规范抗凝以防被“栓”

心梗、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全球前三位致死性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是这三个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近年来,心梗、卒中导致的猝死、偏瘫事件频发,公众对两者的危险程度已有所了解,但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则远远不足。

10月是我国“血栓防治宣传活动月”,活动主题是“栓不住,动起来——静脉血栓与共病、复合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副院长、呼吸科主任医师杜春玲特别提醒,为了防止静脉血栓严重并发症肺栓塞的发生,高危人群需要采取一系列日常预防措施和自我防护策略。包括保持适度活动、穿弹力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分饮水防止血液黏稠、戒烟限酒等。

血栓严重并发症随时威胁生命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从而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类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前者是在下肢的深静脉内形成血栓,后者是血栓随血流到达肺部阻塞肺动脉。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两者相互关联,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手术或骨折创伤后、长期卧床、癌症化疗、长期久坐和(或)久站、妊娠、易栓症家族史等都是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有这些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果腿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发红,或不明原因的气促、呼吸急促、胸痛、心跳加快和头晕等症状时,均需警惕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的可能,应及时就医。

科学管理血栓相关共病

专家指出,很多静脉血栓病例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或继发的。多种疾病可以引起血液黏稠、血流瘀滞以及血管内皮损伤,都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如果患有引起血液黏稠的基础疾病,当发生创伤、炎症反应、激素水平变化、长期卧床制动等多重复杂因素时,身体就会发生复合病,导致血栓形成。

对于高危因素无法解除,或患有血栓相关共病和复合病的患者,坚持规范的抗凝治疗必不可少。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传统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需强调的是,规范正确的抗凝治疗,综合预防与治疗血栓相关的共病、复合病,可以影响病情的发展和结局。患者应遵从医嘱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并且定期复诊,不可随意停药或自行调整剂量和用法。

加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能力

数据显示,60%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在住院期间或者出院后30天。开展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尤为重要。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与危重症科针对肺栓塞患者制定了规范详尽的诊治流程。医生利用评分工具来评估肺栓塞的可能性,进行早期识别和风险分层。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抗凝策略。

专家表示,肺栓塞的诊疗往往涉及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急诊科、呼吸科、心内科、影像科等。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精准、快速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需了解长期抗凝的风险与获益,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随访。 柏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