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智慧快餐 相拥的生命 秋风微凉 “平安之声” 周末时光 陪母亲逛菜场 一件小事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11-17

一件小事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张高炜

在文坛巨匠巴金诞辰120周年之际,一件小事浮现眼前。

教学中遇到一个难题:巴金字“芾甘”中的“芾”,因是多音字,连语文界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时(上世纪90年代初)权威的全国统编教材语文书上的注释又未明示。我纠结之余,只能独立思考。

巴金原名“尧棠”,字“芾甘”,均取义于《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甘棠》是一首怀念贤臣召伯的诗作,主旨是恳切呼告人们要千方百计地呵护象征召伯功德的甘棠树,而切切不可有丝毫的伤害;诗作的情感基调,是对“甘棠”满腔热情的爱。不难看出,巴金名、字的寓意,即立志做一个像召伯那样体恤百姓疾苦、为民排忧释纷的人。按照名和字相关的原则,巴金字“芾甘”是与其名“尧棠”对应的。诗中的“甘棠”即棠梨树;“尧棠”中的“尧”,是巴金这一辈的排行。“蔽芾”是修饰“甘棠”的,应作“弱、小”讲,无论《辞海》还是《现代汉语词典》均是如此解释的。据此可以断定,“芾甘”之“芾”应解念“fèi”。也许,有人会搬出《现代汉语词典》“芾”另一念“fú”、意为“草木茂盛”的说法来反驳。且不说这是“芾”一个字的读音、解释,而不是“蔽芾”的意思;退而言之,即便是,已然长成枝繁叶茂、坚不可摧的参天大树“甘棠”,还需如此不遗余力地呼吁护卫吗?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甘棠”的“弱、小”,不单是说其外形,更是指代表“正能量”的召伯精神的发扬、传承,因有意无意的疏忽可能遭致的伤害而显得脆弱。

从情与理的层面上说,我对自己的推论绝对自信。但出于对学生的负责,确保万无一失,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竟异想天开试图斗胆向巴老“讨救兵”,直接当面求教本人。然而,要如何才能联系到赫赫有名的大文豪呢?我灵机一动,“曲线救国”。通过上海市文联的牵线搭桥与鼎力相助,事情终于有了进展。遗憾的是,当时巴老身体欠佳,只能由他女儿李小林代为接待。听我说出这个困惑后,她热情地肯定了我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接着和蔼可亲、出人意料地揭开了“谜底”:在他们家乡四川方言中,“芾”字既不读“fú”,也不念“fèi”,而是发“pèi”的音。

“悬案”终于得以破解。根据李小林的说法推断:四川与广东等地一样,在古代本无唇齿音“f”而只有轻唇音“p”,方言中仍然保留了这个特点。而“f”就是从“p”演变来的,所以,“芾”如今应该念作“fèi”,与我先前探究的结论吻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