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
一直想找机会游览河南的历史文化名城商丘,但最终促使我下决心成行的,是去年夏天观看的动画片《长安三万里》。影片中,盛唐诗人高适一旦仕途不顺或遇到特不高兴的事,就闷闷不乐地来到商丘,到风景如画的梁园疗治心灵的创伤。梁园,即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的胞弟梁孝王刘武在封地商丘营建的皇家园林。
公元前168年,刘武被封为梁王。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刘武踞守睢阳(今河南商丘),挡住了叛军,因而获得大量赏赐。于是,他开始大兴土木,建造方圆三百多里的东苑(又名菟园,后人称为梁园),将睢阳城扩展至七十里。梁园内亭台楼阁、奇花异树、珍禽异兽应有尽有,如诗如画。但梁孝王修建梁园,并非只为了享乐,他的志向更远,即利用梁园的优异环境与重金高位延揽天下英才。一时间,枚乘、庄忌、羊胜、公孙诡、邹阳、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大文豪司马相如原来在汉景帝一朝做官,但汉景帝并不喜欢辞赋,让他郁郁不得志,后来结识了枚乘、邹阳等人,便到梁园住了几年,写出名篇《子虚赋》,终于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梁园形成的西汉顶级文人高士的朋友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评价“梁园文学”:“天下文学之盛,当时盖未有如梁者也。”
自然,我走进的商丘汉梁文化公园,并非真正的古梁园,但它的建造借鉴了梁园的古意,湖泊水榭、亭阁廊桥、花卉林木错落有致,气宇轩昂,相得益彰。梁园引历代文人墨客竞折腰,但也有“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的古训。饶是如此,梁园到底还是吸引了一代代的文人雅士前来打卡,尤其是唐代。高适自不必说,他在给侄子高式颜的一首五言律诗中写道:“俱游帝城下,忽在梁园里。”意思是士子文人到长安、洛阳交友求官之余,也会去梁园游历一番。李白更是对梁园情有独钟,自述“一朝去京国,十载梁园客”,“诗仙”居然十年中反复游览梁园,足证梁园魅力无穷。杜甫与李白、高适结伴游历梁园后,兴高采烈地放歌“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何等畅快淋漓!
梁园让高适、李白、杜甫流连忘返的,不全是风华锦绣,况且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诗人们更多的是追昔抚今,怀古伤时。李白在《梁园吟》中感叹:“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表面上,他是在喟叹一代名王梁孝王的宫殿已成陈迹,枚乘、司马相如也早作古人,踪影全无,实则是在抒发自己被唐玄宗征召入长安、却难施抱负而“赐金放还”的愤闷,借梁园之“美酒”,浇胸中之块垒。岑参的“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则描绘出梁园的满目苍凉,透露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李商隐因丁母忧而离朝廷官职闲居洛阳时,为感谢友人令狐绹的问候信而写的一首七绝中有这样两句:“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曾三入令狐绹之父令狐楚幕府,令狐家对他有知遇之恩,因此他以“梁园旧宾客”比喻自己曾在楚幕效力,眼下却落寞孤寂,就像在茂陵养病的司马相如。李商隐仿佛看到了梁园和茂陵,投射的却是自己的身世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