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强
门“砰”地被风关上了:钥匙却在屋里。难在我家其他人远在市区。随即想到了杨锁匠。
杨锁匠来自四川营山县,原来在金山老东泉新村门口,借修车摊一角,摆个占地仅一平方米多点的微型小摊,配钥匙、开锁兼修鞋。他所有的家当,就是一台配钥匙用的机器、一个装开锁工具的箱子和一辆跑得飞快的电动车。不过,这个小摊的能量,就像他的声音,很响亮。十多年下来,老东泉、新东泉和周围忙里忙外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个矮个子、黑脸膛的杨锁匠配钥匙准足,帮助开门锁的功夫更是了得。
一个电话过去,杨锁匠火速赶到,迅速察看一下门锁,立即打开工具箱,拿出块特制的钢片,先按最简单的方式在门缝里“刷”了一下,随后,他掏出“万能钥匙”,反复试试,又动作麻利地将门把手拆了下来,用微型手电照着,对着锁孔看了又看。他安慰我:“别急,锁能开,需要点时间。”我家的防盗锁套路不一般,打开它,需要先摸清这特殊套路。一小时后,“咔嚓”一声,终于把锁打开了。这时,杨锁匠略带得意地对我说:“再难的锁,也能开。”
杨锁匠说,几个月前,金瀚园的一户人家也是钥匙忘了带出,他们先求物业帮助,物业说楼层高,从外面窗口翻进去有安全问题……后来,他们找到杨锁匠。苦于没有数码开锁工具,只能借助猫眼孔,用特制的工具,把双排原子锁芯的数码锁打开了。最难的一次是打开一把旗杆锁,这种仿制英国轮船用的锁,国内很少见,在杨锁匠之前,去了几个开锁的,都打不开,后经旁人推荐,把他请了过去,到那儿时,已晚上10点多,检查了半个多小时,发现是锁顶上的杆卡住了,又花了两个多小时,才用特殊工具把它打开了。
从15岁随哥哥学配钥匙、学修鞋手艺至今,杨锁匠已配过数万把钥匙,帮助附近居民打开的门锁不计其数。有人问他,业务这么忙,是不是考虑带个徒弟?他说,配钥匙、开锁,没日没夜,很苦;况且,品行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