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蛙蛙
牛肉是老少皆宜的食物。卤牛肉、红烧牛肉、牛大骨都是餐桌上的美味。牛排焖饼第一次吃。牛排焖饼是在朋友家小院里吃的。小院里砌着土灶,一口铁锅架在灶上,灶台上贴着瓷砖,熟悉又亲切,好像与少年时光重逢。
好厨师就是一把火,牛排烧得好不好还得看灶火。且做一回烧火丫头。到后院捡一把细柴、抓一把干草,坐在灶前加火。点报纸引火,火起来了,顺势往炉灶里塞把干草,再加几根细柴。待火旺,又加进两根粗柴。整套动作,熟练从容,一气呵成。
朋友把剁好的牛排用清水冲洗几遍,除去血水备用。土豆、胡萝卜、青椒切块,和面。一切准备就绪。
火焰蹿起来,油在锅里嗞嗞响,丢几粒冰糖,冰糖在油锅里一点点化开。牛排下锅了,嗞嗞作响的油却熄声了。火不够旺,重又添上细柴,再次起火,烧粗柴,又把灶里的柴挑起来,留些空隙通风,大火来了。牛排在锅中变色,酱色转绛红,油润漂亮,倒入切好的西红柿、八角、花椒、洋葱,继续翻炒,西红柿化进牛排中,加入开水慢炖,火要小,以红炭慢慢煨熟。看着红红的炭火,人会走神,好像过去遥远的时光又重新回来,可谁会喜欢生火呢,生火之前要把之前的炉灰掏出来,弄得人灰头土脸的,曾经是最不喜欢做的事。那时候家里孩子多,就得分担着做事,还得会做。一天两天,一日两日,从生手到熟练,哪个孩子不是这么长大的?三十多年过去了,烧火的功夫还在。这样想的时候,又很欣慰,如果不会生火,是不是也少了很多乐趣,有谁会忘记灶膛里,埋在炉灰下烧熟的土豆,烤得焦香的玉米,煨在灶台上的红薯。可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啊,如今那些过往的片段都被镀上了时间的包浆。
香味一点点飘出来,起先很淡,越来越浓,空气里满是肉香。肉炖至八成熟,加入土豆、胡萝卜,15分钟后把发好的面,擀成一张大饼,平铺在肉上。再揭锅时,白白的一张大饼如玉盘亮在眼前,轻轻拿刀划成一小份一小份的,如同花瓣,再把切好的花瓣一块一块铺在盘中,最后倒入青椒翻炒几下,把牛排、土豆、胡萝卜浇在饼上,出锅。
玉盘珍馐,说的就是这样的。牛排酱赤,土豆如玉,胡萝卜红艳,青椒似翡翠。有人嚷嚷着要喝酒,有人口舌生津。土豆清香,胡萝卜绵软,牛排软烂鲜香,饼子浸了肉汁,肉香、香豆粉的香,入嘴又暄又香,舌尖滋味荡开,如远山悠远,流云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