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1日 星期一
人世间(中国画) 拿报 拔牙习俗 世间清景是微凉 遛弯随想 黄草纸
第14版:夜光杯 2025-08-11

拿报

魏心宏

二十五年前,买了我现在居住的上海市中心的大楼公寓。那时候一切都还正常,居民的日常起居都按照老的样式进行。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开始,就会有人摁电梯,准备下楼去邮箱里拿报纸看了,邮箱就在走廊里,长长一溜排开,各家各户一目了然。上海人喜欢读晚报,似乎晚上的新闻趣事要比早上起来的更多更详细。所以《新民晚报》最受欢迎。我因为也在文化单位工作,对报社的事情也略有耳闻。我听说新民晚报的老社长林放老先生,每天都要亲自写社评,短短几百字的文章,要每天写,而且还要不断出新,跟得上社会的演变,的确不易。林放先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虽说也是耄耋老人,却是精明强干,反应极为灵敏。每天一走进办公室,就会拿出稿纸,略作沉思便快笔疾书起来。听说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在里面写文章,排版工人就等在办公室外,拿到稿子一路小跑就去排清样了。这样的办报人真的让人称道。

再说楼上的老人下楼来拿报,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趟专程下楼来拿报,拿报一来是可以锻炼锻炼手脚,都在家里待一天了,年纪大了就是要经常活动着才好。二来也可以下楼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遇到熟人还能聊上几句。万一邮箱里有个什么水费单子,也不至于误了时间,让人家自来水公司来催账。总之这件事是每天都要做的,一天不做就觉得少了点什么。

除了到自家邮箱里取报纸外,上海的大街上也到处都是书报亭,里边除了报纸杂志外,也有些针头线脑一起卖,给人提供一种手到擒来的方便。苏浙一带的城市,不管大小,都这样。方便跟讲究比起来,方便最要紧。

后来,渐渐地开始流行每人都用手机了。从最早的诺基亚爱立信到后来的三星苹果,手机普及而且飞快进步,手机也开始接受越来越多本不该手机干的活了,这里边就有读报的事儿。渐渐地,以前每次回家经过走廊时都能看到塞得满满的邮箱现在也落寞了。每天邮差来送报纸时把邮箱门摔得噼里啪啦响也听不到了,连大街上的书报亭也很少见到了。

每天看报纸,用那么多纸张来印行报纸,然后让邮差每家每户地送,确实很奢侈,采用电子传输形式可以省去大量的资源消耗,可是,我总觉得,人们的习惯丢失得太快,移步换景,还是沿袭着过往岁月的痕迹,慢一点、悠着点更好。想着过去岁月里人们捧着报纸阅读那真是美好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