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看视频
夏丏尊,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1927年后长期主持开明书店编务,主编《中学生》杂志,著译有《爱的教育》《文章作法》《平屋杂文》,与叶圣陶合著《文心》等。淞沪会战爆发之后,夏丏尊带着全家从虹口的麦加里迁居到霞飞坊(今淮海坊)3号。
贴心的老师
夏丏尊自幼从塾师读经书,1902年到上海中西书院读书,后改入绍兴府学堂学习,都因家贫未能读到毕业。1905年,他借款东渡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毕业前考进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但因申请不到官费,于1907年辍学回国。1908年起,他任教于杭州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鲁迅、许寿裳等共事,参与反对封建教育的学潮。
夏丏尊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参与创办绍兴的春晖中学,并邀请朱自清、丰子恺等任教。担任春晖中学国文教师时,他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妈妈的教育”。曾有报道说:只要听说哪位同学病了,夏丏尊就会亲自煮好汤药喂给他吃。每逢周日,他起得格外早,并守候在学校大门口,碰到外出的学生便要叮嘱:“早些回来,勿可吃酒!”等学生应诺了,他还会再垫上一句“铜钿少用些”。
优秀的翻译家
十九世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在儿童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夏丏尊自述在春晖中学教书时接触到该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随后,他将该书翻译成中文在《东方杂志》上连载。1924年,《爱的教育》中文版由开明书店作为“世界少年文学丛刊”出版单行本。
在译者序言中,夏丏尊写道:“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当时,不少学校的教师把《爱的教育》定为中小学生的必读课外书。
专业的出版人
1925年初,丰子恺、夏丏尊等人凑钱筹款,在江湾原立达路(今车站南路)租地造屋,建造新校舍,取校名为立达学园。不久后,学校增办高中,并设农艺科和艺术专修科,改校名为“立达中学”,教师队伍包括朱光潜、方光焘、陶元庆、夏衍、陈望道等。不久后,“立达学会”成立,会员可谓名流荟萃,茅盾、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都参加过该学会。
1926年8月,开明书店在宝山里开张,夏丏尊、叶圣陶主持编务,茅盾和巴金的成名作《子夜》和《家》就诞生在这家小而不起眼的书店里。
1930年元旦,开明书店的《中学生》杂志创刊,夏丏尊又出任主编。第一年出版十期,每期刊载一篇关于各科学习方法的指导文章。一年完毕,各科内容大略完备。翌年,夏丏尊将十篇文章汇集起来,编成一本小书《中学各科学习法》。夏丏尊的文章《关于国文的学习》列在该书首篇,许多重要观点放在当下仍不落伍,比如“阅读的目的,是从文字上理解别人的思想”“写作的目的,是用文字发表自己的思想”。1933年,夏丏尊和叶圣陶共同写成语言知识的读写故事《文心》,连载于《中学生》,次年由开明书店出版。
20世纪30年代,开明书店从宝山搬到福州路,福州路268号是营业部、福州路272弄3号是编辑部,出版了《新女性》《开明少年》等书刊。
淞沪会战爆发之后,夏丏尊带着全家从虹口的麦加里迁居到霞飞坊(今淮海坊)3号。抗战期间,夏丏尊坚守上海,参与救亡工作。当时开明书店经营困难,他一度到南屏女中兼任国文教员。1943年,夏丏尊被日本宪兵逮捕,后经内山完造营救出狱。因在狱中受到拷打,夏丏尊的身体每况愈下。1946年4月23日,60岁的夏丏尊因肺结核在上海病逝。
文 沈琦华 图 金晶
周边漫步
淮海中路653弄3号
原为法国人屠榭(Toche)的产业,外廊式花园住宅,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层砖木结构,层间以腰线强调区分。
建筑南立面底层为连续的砖拱廊,二、三层为砖券廊内阳台,二层饰科林斯双柱,置券心石;三层饰科林斯单柱,无券心石。清水青砖外墙,转角作束柱,有垂花装饰。窗楣、壁柱皆红砖砌筑。西立面设主入口,底层两侧券门,中间三联券长窗,并列四根方形壁柱。二、三层窗楣饰三角形山花,两侧有挂落式短柱。
淮海中路670弄
建筑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砖木结构三层,联排式房屋,坐北朝南,青砖外墙,红色隔断。
建筑主立面为通贯性的拱券式门窗,坡状屋顶带阁楼,木质门窗,部分走廊还保存彩色地砖。大门处有三级台阶,内部为木质楼梯,上有精美雕花。房屋整体大气简洁,自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