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往好处想(篆刻) “循光·致新”征文活动 修书 二叔 秋养的四个“一点” 插画中的反战之魂 当世界被屏幕把控
第13版:夜光杯 2025-10-13

秋养的四个“一点”

龚静

编者按:古人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敛藏之节,恰是修身养性之机。从饮食温润到情志宁和,且将浮生暂寄秋光,共赴这场与天地同步的养生清谈。

秋老虎天,空调房内多吃了一点面,当晚就胃脘闷堵闷胀,甚至略痛,赶紧消化药按摩和藿香正气水泡脚多管齐下,翌日略好些,但上中下三焦自感不畅,还得调养。白粥腐乳蔬菜汤的清润是必须的,虽然西医道吃粥缺乏营养,但白粥养胃米汤医人的中医之道也是有案可循的,窃以为还是以自己身体感觉为要。觉知到自己身心在生活中的各种反应,觉知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此才会有适合自己身心的养生。此“生”,既是生命体,也是生活场。

是故觉知第一。觉知非顿悟,总得在日常生活的各种言行举止中方能渐次了然,也可谓“学一点”,学点五脏六腑骨骼肌肉的常识,学点经络穴位的走向位置,学点小妙招小验方,方知“养”。养,点点滴滴,非一日之功,无法立马见效。顺生,养生,乃生活着的过程。

觉知之时,四个“一点”:吃一点,动一点,慢一点,定一点。

吃一点。秋冬养阴,秋日润燥,秋天当然要多吃应时之食,比夏天适当多些动物蛋白和根茎类食材。土地生长的食材补气益脾亦是中医养生之说。我个人比较倾向清补,贴膘得慢慢来,高蛋白过度身体难以消受,还是荤素搭配合宜,食材品种色彩倒应丰富些。如今身体一般不缺营养,缺的或为平衡。润肺润燥之白色食物或药食同源之物加入日常菜单茶饮,也不必燕窝虫草的,银耳百合山药茯苓这些就蛮好,当然根据体质秋梨膏玉灵膏润燥补气也可服用。现代生活节奏快,信息多,易焦虑肝郁气滞,气血瘀阻常见,那么这方面做点调养也是日常功课。现在中医养生的知识容易获得,各路产品也多,读点中医书,听听靠谱中医的意见,学习体会再结合自身体质做点尝试亦未尝不可。不过,药材毕竟是辅助,自己做饭,好好吃饭,少吃外卖,少吃过度加工之物,少吃甜食,保证睡眠,方为根本。否则再怎么补肾补气也养不回生命的失调。

动一点。撸铁跑步固然好,适合自己的运动更好。很惭愧,我的运动确实不够,长年累月的案头工作及车祸等造成很多慢性疾患。也有点懒惰,不能保证每天几千步,年轻时还打打木兰拳啥的,前几年也习练过瑜伽,如今就剩下八段锦拍八虚站桩是能坚持的,加上饭后靠墙站20分钟,零星时间肩颈拉伸和手指操穴位按摩,晨起摩脸,睡前揉腹,兼做家务,总比不动好。秋天当多户外走走看看山水看看人文景观,氧气充足,有利心肺腿脚。

慢一点。不仅仅动作慢,毕竟中年初老的,动作尺幅不能如年轻时那般豪迈了,得敛着来。说得慢点,吃得慢点,生活节奏慢点,尤其心态慢下来。不是不学习,而是不着急紧跟,慢半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做事情也得慢慢来,所谓缓则事成。纵横风云,回首,就是一个个节点,一件件小事的叠加,而且流水汤汤,不过时间流痕而已。

定一点。则为心态也。不确定的时代环境中,定一个自己的小确定,沉静去做,减少焦虑,减少杂念,固然大抵乏主流价值观之功成名就,可是做的过程安定安心,就是生命之美和能量的收获。不止秋季,四季皆如是。正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至臻如此境界至难,否则医院里如何日日人声鼎沸?否则大家都枸杞黄芪泡起来呢?

养生不为破生老病死之自然规律,只是尊生,护生。万物沉浮间,好好关顾生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