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虹口记忆 老兵不死 我家的“国防三件套” 深蓝航迹里的青春答卷 风中有座刘老庄 2025年上海市“爱我国防”主题征文
第7版:专题 2025-10-18

我家的“国防三件套”

■ 卫嘉琪

我的书桌抽屉里,藏着三件宝贝:爷爷的旧军号、爸爸的雷达模型,还有我亲手做的无人机。妈妈说这是我们家的“国防三件套”,就像一棵树上的三个枝丫,都朝着同一个方向生长。

爷爷的军号是黄铜的,表面坑坑洼洼,号嘴被磨得发亮。他总说这是1951年的春天,部队奖励给他的。“那时我才16岁,跟你现在差不多大,每天天不亮就吹号叫醒战友,号声能把山头的露水都震下来。”爷爷擦军号的时候,眼神特别亮,“有次打伏击,我吹冲锋号把嘴唇都吹破了,血滴在号上,可听着战友们喊着冲上去,一点都不觉得疼。”

爸爸的雷达模型是他上初中时做的,用硬纸板和铁丝拼的,天线还能转动。他说自己小时候最爱看军事纪录片,看到雷达兵在屏幕上捕捉信号,觉得特别神奇。“那时候就想,长大了要造真正的雷达,让祖国的天空没有盲区。”现在爸爸是电子工程师,真的参与过雷达研发,他总说:“你爷爷用号声传递信号,我们用雷达监测天空,都是在守护同一片土地。”

受到今年居委会“国防科技讲座”启发,我想做一架能“干活”的无人机。我在网上找教程,把爸爸的旧电路板拆下来用,周末泡在实验室,手指被焊锡烫出好几个泡。第二个月,“小卫士1号”诞生了。上个月,居委会组织“老兵故事会”,我带着无人机去了。92岁的张爷爷讲起1945年的夏天,他和战友们用扁担挑着弹药送往前线,路上遇到敌机轰炸,一个比他小的战士把他推开,自己却……说到这儿,张爷爷说不下去了。我操控着无人机,在会场上方缓缓展开一面小国旗,红色的旗面在阳光下特别鲜艳。张爷爷擦干眼泪,指着无人机说:“好啊!好啊!当年我们靠腿跑,现在你们靠机器飞,一代比一代强!”

现在,我的“小卫士1号”就摆在爷爷的军号和爸爸的雷达模型旁边。阳光照进来,三件东西的影子连在一起,像一条向前延伸的线。我常想,所谓奋斗志向,就是一代又一代人,把“守护祖国”这四个字,变成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我们的青春,就像这无人机的螺旋桨,只要不停转动,就一定能带着梦想和希望,飞向更远、更美的天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