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微信戏咏 餐桌上的小宇宙(插画) 执意 人间有味是清欢 发型外话 秋尽霜华滋味长 传神《背影》经百年,仍动人
第12版:夜光杯 2025-10-23

发型外话

王瑢

都说男人看球赛,女人看球星,而我尤其爱看球星的发型。

古利特赛场驰骋,小辫飘飘,果然不枉“辫帅”美名。巴乔的马尾辫历来是其信仰的象征,观赛的过程不厌其烦倒退、快进。镜头定格。衔枚疾冲,后卫接踵追风。镜头里那条垂于脑后的辫子,随主人闪电般的速度竟直直起飞,酷毙了!难怪有资深球迷这样总结,看辫帅踢球得备两样东西——望远镜跟发胶。前者看清脚法,后者记住发型。

球星之所以长红不衰,有时是“发型战术”的延伸。回望贝克汉姆时代。很多年前那个顶着金色刀锋头对镜调整发型的侧脸,被《太阳报》称为“英格兰无价艺术品”。不禁想起友人的儿子,九岁,每日清晨去学校,总不放心地反复问母亲,尖吗?还尖不尖?实在不放心他的小贝式刀削莫西干发型。

米兰·昆德拉曾说,“小的不朽是在认识的人心中留下回忆,大的不朽是在不认识的人心中留下回忆……”怀念球星苏格拉底。若是追溯我的足球启蒙,正源于这个大器晚成的男子。最是难忘那驰骋球场时的一头飞扬鬈发,我亦因此而对头发较长的陌生异性好感顿生。

球风强悍的标准铁血型男帕维尔·内德维德,偏偏留有一头飘逸金发。冷峻坚毅的神情搭配娃娃脸,为奔跑而生的“金球先生”一出场,金发与铁汉气质的反差美学得以完美融合。刚柔并济的视觉冲击,一眼难忘。

幼时,《排球女将》热播,隔日街头巷尾可见小鹿纯子发型。那时母亲身兼几个毕业班班主任,完全无暇顾及给自己的女儿梳什么发型。我于是跟在邻居姐姐身后看她编辫子,一式一样,谨记在心。但我编的发辫看上去总觉与旁人有异——镜子里是反着拧的。

几届温网之冠,美国名将小威廉姆斯复而又复上演王者归来。记忆中,她一直是典型的传统黑人风格,满头的小辫搭配缤纷的晶莹珠串,早期黑色小卷,之后黄色直发。发型始终在变,身上的球衣也颇具特色。于是赛前猜她会穿什么出场,一度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她每每亮相都鲜艳夺目,张扬的个性使人弹眼落睛,以至于被誉为“大满贯教父”的教练尼克·波利泰尼这样评价自己曾经的弟子:“她是个战士。”此言不虚。哪怕迎头是一面钢筋混凝土砌成的墙,她照旧会纵身一跃,赢球后握拳怒吼,脚不沾地飞奔而去。活力而性感的比赛,她以殊绝的方式迸发激情。观众的目光满场紧追耀目的发带、夸张的耳饰,那高高竖起的爆炸式马尾,在屏幕中仿若一团奔腾窜动的火焰。小威的性感特质,常被其赛场上的强大气场掩盖,而其更深层的魅力,恰恰体现在那些未被言说的细节中,也最让球迷为之百感交集。

有人说,小威没有莎拉波娃妩媚,没有基里连科眉目清秀,没有汉图楚娃那样的妍姿艳质。那又如何?对美的追求,独树一帜的发型,举手投足间的姿态引发隧穿效应。

短续长,长剪短;直烫卷,卷拉直。现代女性换发型易如拾芥。心情沮丧或意志消沉之时,剪头发去!以发为刃,仿佛剪掉三千烦恼丝,即刻便可剖开郁结,盼得新蝶。

果真如此?

我留长发多年,或扎或披或盘起,却从未剪短。都说断丝能斩愁,然而究竟是剪断了烦恼,还是截断了昔日时光中的自己?

青丝如流年。剪不断的是镜中人的执念。散落脚边的发丝,分明还带着记忆与体温,恰似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或许真正的改头换面从来就不需要剪刀加以说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