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海上花岛”的乡村振兴示范
第39版:崇明生态立岛20年 2021-06-07

“海上花岛”的乡村振兴示范

王仲昀

崇明区竖新镇春风村。最近几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美化净化乡村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也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成果。 摄影/陆一

崇明区港沿镇黄杨村的园艺苗圃内年纪最大的一棵黄杨树已经超过“百岁”。

北双村三湾农业集聚带。

藏红花带动崇明当地农民增收。

位于崇明的上药药材西红花基地。

虹桥村的“顾伯伯民宿群”。

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便是崇明乡村振兴最终的归宿。

记者|王仲昀

每年春节过后,上海崇明港沿镇园艺村的村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这里有“中国瓜子黄杨之乡” 的美誉,人们素有历代种植黄杨树的传统。通常在上半年,黄杨长势好,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从2月底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慕名而来,找到心仪的黄杨,谈好价格,再安排好货车,心满意足地离开。

5月上旬一个雨后清晨,阳光尚未照进农田,《新民周刊》记者在园艺村第一书记顾益辉的带领下,穿行在园艺村黄杨种植的核心园区。黄杨或高或矮,枝干或集中或分散,造型各异,树叶有深绿,也有嫩绿。

幽静之中,唯有远处传出鸟叫,身边不断有飞虫掠过。当记者还在打量这些黄杨树时,一位头发灰白的老伯,手里拿着修剪树叶的器械,从树后走了出来。只见这位老伯身穿紫色长款的工作服,脸上还有刚刚修剪留下的绿叶碎片。

“别看他穿的这身工作服不起眼,他可是我们村里黄杨种植的大户!” 一旁的顾益辉介绍说。老伯名叫顾洪春,今年已经65岁,是家族种植黄杨的第三代传人。顾洪春对待这一片黄杨,就如同呵护自己心爱的孩子那般细心。他指着黄杨树,用洪亮的声音告诉记者自己最近黄杨销售的“业绩”:“我4月卖掉60多万呢!这当中,有两棵黄杨就卖了16万!”

顾洪春以及其他园艺村村民与黄杨的故事,是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生活富裕的缩影。原本这里已有数十年种植黄杨的历史。自2018年成为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始,园艺村借着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东风,让黄杨产业“老树发新枝”,出现了不少新气象。

新气象不只体现在农民增收,乡村风貌也借此不断改善。2017年初,崇明创新提出了以“自然生态美、宜居环境美、绿色生产美、乡风文明美、生活幸福美” 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五美社区” 建设目标,打造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的“样板间”。4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与“五美社区”建设的加持下,农民更富有、乡村更美丽宜居。园艺村随处可见的精美黄杨,是最生动的写照之一。

作为上海最具乡村特征的郊区之一,崇明无疑是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落实这一战略,是崇明的使命与担当。如今,以港沿镇园艺村成片的黄杨树产业园为范本,放眼整个崇明,这种特色产业与当地村民近年来形成良性互动的乡村振兴故事,眼下正在各处乡间田野之中不断书写。

乡村振兴示范村姹紫嫣红

“咫尺黄杨树,婆娑枝干重。叶深圃翡翠,根古距虬龙。”元代古诗里如是描述黄杨。一方面它生长缓慢,另一方面,黄杨又具有四季青翠、枝干遒劲的特点,这也是黄杨在现代城市绿化中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虽不如某些树种高大,但黄杨在生长过程中胜在密度高,很结实。

事实上,黄杨树干遒劲的特点,也成为当年园艺村村民选择种植黄杨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上海园艺志来看,园艺村这里种植花卉应该有着上百年历史。而这个村子因为园艺而得名,它的前身就是1958年的合兴园艺场,后来形成了现在人们看到的园艺村。” 港沿镇镇长丁冬红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道。

丁冬红表示,原本园艺村以种植水仙而闻名,但随着上世纪上海市杨高北路立交桥的开工修建,黄杨作为优秀的工程绿化用材受到市场青睐,这让园艺村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由此,种植黄杨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虽然园艺村很早就有“黄杨村” 的标签,但大部分农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会种、不会卖”。黄杨销售以“提篮叫卖”为主,定价权完全在中间商手里,导致农户获利偏低。

不仅如此,由于全国各地商贩把园艺村当作一个“材料基地”,购买之后挂上自家产地的标签销售,导致崇明黄杨有的变成了江苏如皋黄杨,有的变成了东北黄杨,难以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换句话说,以前来到园艺村寻觅黄杨的,大部分是中间商。

所以,在过去几十年间,用顾洪春的话说,园艺村的黄杨产业一直“起起伏伏”。

然而,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2018年园艺村成为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上述情况在近年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关于这一点,丁冬红用办公桌上的一座不太起眼、但又很精美的黄杨盆栽为例,向记者娓娓道来。

“前些年,有园艺专家来我们这考察后发现,崇明黄杨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枝干过渡相当好,它的树形比较适合做盆景。”丁冬红说道。由此,一条通过开发黄杨盆景,探索黄杨木雕、根雕技艺的道路开始形成。

如果说黄杨本身最明显的特点,让其能够在园艺村的当代产业历史中留下印记。那么如今,这样一座摆在书桌上的小而精致的黄杨盆栽,则代表着园艺村从过去卖黄杨原料到现在“卖品牌”“卖产品” 的产业转型。

为了实现黄杨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十四五” 期间,园艺村将实施黄杨产业发展“六个一”计划,即成立一个黄杨协会、组建一支专家团队、编写一套黄杨手册、注册一个黄杨公众号、注册一个黄杨商标和地理标志、制定一份培训计划。

之前,2018年,上海崇明港沿镇黄杨协会成立,邀请国内盆景专家举办黄杨知识普及班、造型技艺班、栽培技术班,还与日本盆景大师对接成立工作室。《新民周刊》记者在黄杨园区时,也见到了外貌各异的黄杨。有一棵被顾洪春精心修剪和造型后,看上去酷似上海的地标建筑之一——东方明珠塔。

此外,港沿镇还搭建黄杨交易线上线下平台,让黄杨交易变“提篮叫卖” 为“双向对接”。线上通过搭建黄杨交易平台、启用“最美园艺黄杨” 微信公众号,开展技术交流、盆景展示、专业销售等,推动供需双方有效对接;线下组织种植户参加盆景、园林展销会,对接全国各大苗木交易平台,及时掌握造型黄杨市场变化趋势。

数据显示,园艺村耕地面积只有2875亩,平均下来每户种植面积不足4亩。而近年来,黄杨让“小块头”的土地发挥出了“大能量”。顾益辉告诉《新民周刊》:2020年,全村共种植1000余亩黄杨,销售收入高达4000万元。

在崇明,黄杨是港沿镇园艺村长期的特色产业。但并非每个村落都像园艺村这样拥有自己得天独厚的特色,如何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创造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位于港西镇的北双村,给出了自己的实践答案。

如今,当人们漫步在北双村主干道三湾公路上,清新自然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从道路的一头开始,首先会看到全新打造的北双村接待中心——“北双客厅”。走进“客厅”,会发现这里既保留了应有的乡村生活烟火气,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联结:村民如果要办酒宴,其提供场地;智能化的医疗仪器设备,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带给村民基础健康检测。近年来村里打造的农产品中,部分在此展销,如果游客想要购买,直接扫描二维码即可。

走出“北双客厅”,向西前行几十米后,便来到“田间鲜果” 种植大棚。这是由假日岛农庄打造的农业项目之一。作为北双村骨干合作社之一,假日岛农庄在其蔬菜大棚中,不断探索发展创新农业,使得一年四季都有蔬果可以采摘。合作社种植的柑橘特色品种“红美人”皮薄肉嫩、甜度高,深受游客喜爱。港西镇党委书记顾松兰向《新民周刊》介绍,目前合作社产出的蔬果,一部分供应市场,一部分供游客采摘。

“供应市场这一块,这两年伴随互联网电商崛起,我们的农产品现在会直接为几个大平台供货。以前可能只是粗放型的提供原料,现在我们也会结合电商的特点,对产品进行加工包装。这样一来,一方面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另一方面,农产品卖的价格更好,农民的收入也随之上涨。对乡村而言,这就实现了整体的增收。” 顾松兰说道。

以假日岛农庄为例,其打造了“田间鲜花”“田间鲜果”“棚友汇” 等观赏、食宿、娱乐项目,提供“吃、住、玩” 多种服务。而从合作社的蔬菜大棚走出,再往前会看到几栋白墙青瓦、林水相依的民宿。这是由专业酒店运营经理人,在北双村改造的“村上” 民宿群。这些民宿为游客提供休憩驿站的同时,也实现了原有村民闲置房屋的利用。

此外,北双村近年来还在推进“城里一套房,乡下一间房”。顾松兰告诉记者,由于不是所有村民都有成套房屋可供民宿开发,所以有了这种让村民将家中部分房间长期出租的计划。这些举措的本质,还是让村民将家中闲置房屋充分利用,为村民和村集体带来可观租金收入。

想象一幅这样的画面:坐在咖啡厅里,端起一杯精品咖啡,向前看去是阡陌农田,再向后望,小桥流水,还有农民正在进行日常的生产活动。如今,这样的场景已在三湾公路旁的“村上”民宿群变为现实。

对此,北双村第一书记宋海涛告诉《新民周刊》,其目标就是让游客来到这里,能够全方位体验到美好的乡村生活。“现在游客来到北双村,住在民宿,隔壁都是农民家庭。民宿出门就是合作社,可以采摘蔬果,还能认养一块共享农田。”

这种农业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正是北双村以“三湾农业集聚带” 为样本打造的农旅融合模式的核心内容。显然,其正在为当地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并且可复制的路径。不过,眼前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并非一蹴而就。

“现在大家可能看到三湾公路这里风貌很好,给人一种美丽乡村的感受。但实际上,就在前几年,这里还是乱七八糟,与现在完全两样。” 顾松兰说道,“乡村振兴,本质上就是农村工作。如果我们的公务员,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这样很难做好农村工作。”

2019年,北双村入选第二批上海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在那之前,当地实际上已经开始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改造。曾经,三湾公路两旁的民居周围,堆放着各种村民家中留下的建筑垃圾。由于建筑垃圾中还有一些可以卖去换钱的部件,村民往往不舍得直接清理。当时为了做好村民工作,镇、村干部们常常起得比村民早,回家比村民晚,只为趁村民有空时,到其家中聊一聊。

有一次,顾松兰在清晨去往一户村民家中,商讨清理门前建筑垃圾与“五棚” 改造等事项。初步交流过后,为了拉近彼此距离,顾松兰主动向对方提出:“您看,我也在您家待了挺久,能不能麻烦您为我弄点早饭呢?” 对方也欣然为其准备了一份蛋炒饭。久而久之,彼此之间越来越熟悉。

正是有了这些前期工作,才能够让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乃民心所盼,农民增收则是最终落脚点。建设美丽乡村与让农民增收之间,想要真正地实现和谐统一,背后离不开镇村干部近年来这些“披星戴月” 式的努力。

如果驾车从三湾公路驶出,一路向东,很快便能抵达崇明另一个上海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镇虹桥村。虹桥村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与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主会场仅一路之隔,是当之无愧的“花博门户村庄”。这里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区位条件极为优越。

鉴于如此特殊的区位优势,建设镇党委书记龚伟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原本花卉产业一直都是虹桥村的优势产业,而现在对于虹桥村的乡村振兴而言,花博会无疑是最宝贵的风口、契机。

提到虹桥村花卉产业,就绕不开藏红花。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神静气等功效。

2009年,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在虹桥村设立了藏红花种植基地,带动当地和农民增收。该基地种植面积360亩,采用“公司+农户”的协作方式,即公司提供技术、农户提供土地。多年来,农户掌握了科学的藏红花种植知识,种植技术愈发成熟,而村里的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藏红花领头企业。对村民而言,藏红花就是他们的“致富之花”。

随着花博会落户崇明,虹桥村花卉产业乃至乡村振兴之路,又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龚伟向《新民周刊》介绍,作为2021年花博会周边产业配套,上海阿斯米尔园艺有限公司被引入虹桥村,建成包含育种温室、冷库和花坊在内的7000平方米农业设施以及占地面积约150亩的户外花卉基地,形成集地中海球根花卉育种、加工、储存、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

“最新的产业园,种植培育郁金香、洋水仙、风信子等230多个品种的花卉,约150万株。我们通过花卉前期种植培育、中期生产加工和后期展览销售的全产业链融合,在虹桥村打造了一套综合产业集群。” 龚伟说。

今年5月8日,崇明区第四届“五美社区节” 暨“百万居民看花博” 启动仪式也在建设镇虹桥花乡开幕。花博会带来的宝贵契机,绘制了一幅花美人和的生态画卷,让建设镇乃至崇明区的“五美社区” 更上一层楼。

除了让虹桥村花卉产业与花博会形成联动,当地的民宿业也凭借“离花博会最近” 的地理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刚过去不久的“五一” 长假里,虹桥村的“顾伯伯民宿群” 生意火爆,入住率近100%。 之所以被称为“民宿群”,是因为在虹桥村这个生产小队,39户中有37户都参与到民宿业。邻里之间成立了专门的品牌,制定标准与守则,以此进行统一管理,从而达到了抱团取暖、共同致富的效果:如今每逢节假日,民宿入住率经常在90%以上,村民平均年增收10万元以上。

高品质民宿,打造“过夜经济”

截至目前,虹桥村有100余家民宿,约为崇明全区的八分之一。借助花博会带来的旅游效应,近两年崇明的民宿得到全面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这里的民宿业都有了大幅升级。

然而,从起步时寥寥几家民宿,到如今988家,当地民宿业也仅仅经历了几年时间。“其实一开始在崇明办民宿,把自己家宅基地用房改造成民宿,谁心里都没底。” 崇明民宿协会会长刘庆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刘庆自己也是崇明民宿业最早“吃螃蟹的人”。18岁之前,他一直生活生长于崇明;成年后,他离开农村,去往上海读大学,然后找工作、成家,和这座现代化城市中大部分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虽然整天生活在都市中,但自己想要回归乡村生活、回到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这种念头在刘庆脑海中一直存在,尤其是每当快节奏生活带来紧迫感的瞬间。最终,在他成年后大约又过了18年,刘庆决定回到崇明老家,把自己家改造成民宿。

“2014年前后,当我做这件事时,周围认识多年的乡邻肯定都无法理解,好在父母还是比较支持。” 刘庆坦言,最早在崇明做民宿,远没有如今乡村振兴的概念,“这只是源于一种在现代化大都市生活多年后想要寻根、回到乡村的朴素认知”。

一方面,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想要回到崇明乡村,并改变城市对于乡村的看法;另一方面,由于背靠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崇明的民宿从业者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最先进的理念经验,所以哪怕起步晚,当地民宿业依然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

崇明的民宿发展至今,又何以推动当地的乡村振兴?在刘庆看来,民宿业能够发展起来,对崇明乡村振兴的作用非常全面。“首先,它让崇明旅游自此有了‘过夜经济’。以往人们来了就走,现在有这么多地方能住,住宿、吃饭、购物,产生了更多消费场景。”

此外,刘庆认为在打造高品质民宿的过程中,自然涉及环境的改造以及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提升。“原本略显平淡的乡村风景中,越来越多精品民宿起到点缀作用,整体上让乡村变得更浪漫,这些也符合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提到的‘乡风文明’和‘生态宜居’。”

不过,崇明的民宿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在行业发展早期,部分民宿存在房屋设施条件差、专业经营能力缺乏等问题,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另外,低价竞争、服务欠佳也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了崇明的旅游形象和营商环境。

为此,崇明区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统一规则标准,建立了民宿等级评定体系,于2018年出台了全国首个《生态民宿等级评定标准》和等级评定办法。具体而言,评定标准设定良品、优品、精品三个级别,对民宿的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噪声、硬件设施都作了具体要求,还明确获评等级的民宿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经济补贴,鼓励乡村民宿走精品路线。

除了硬性标准,崇明区还坚持推进民宿行业法治保障相关工作,在各公共法律服务点都配备专业调解员坐班接待,及时处理民宿经营者和游客之间的消费纠纷。数据显示,近3年来崇明全区接到的涉民宿投诉量同比下降约70%。政府层面的支持,让崇明民宿业得以拥有健康长足发展的保障。

产业兴旺,颜值与价值齐飞

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崇明,农业和旅游业往往是人们最先联想到的产业。

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崇明没有自己的特色工业。在崇明西北角,上海市仅存两个“乡” 之一的新村乡坐落于此。新村乡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除了以建设稻米文化小镇为核心,还与当地的冠华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形成联动,打造出“工业+旅游” 的新亮点。

从当年的村办企业,到如今拥有国际一流的设备与技术,打造出自己的“工业游” 景区,新村人深知背后的不易。坐在冠华的办公室里,如今已经66岁的厂长黄勇回忆起这个不锈钢锅厂创办42年来的一幅幅画面:他是如何与其他几位工人一道,以三间破旧小平房作为最初的厂址,办起了冠华的前身;他又如何在工厂遇到经营困难时,将自己的房产抵押出去,以下定无论如何不能让“工厂就这么没了” 的决心。

1979年,改革开放刚开始,黄勇和其他8位新村乡村民一道,创办了“环洲不锈钢制品厂”,这是如今冠华不锈钢的前身。没有任何像样的仪式,没有前人留下的经验,最早这一批村民,实现从农民到工人的一次转型。

从那以后,工厂就和很多村民的生产生活联结起来。黄勇告诉《新民周刊》,很长一段时间,新村乡都有一种说法:“夫妻俩在冠华干3年,就能拥有新村乡一套房。” 以厂带村、厂村合一,多年来这种理念始终在新村乡保持,冠华成为众多村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根据黄勇介绍,现在工厂1200余工人,其中还有一半是本地村民。

如今,除了解决最基本的就业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冠华又开发特色“工业旅游”,以丰富工厂与工人的收入模式。现在人们来到冠华的工厂,会先经过他们的喜时尚工业旅游景区。在这里,游客能参观智能制造车间流水线、了解冠华企业文化。如果有兴趣,还能在中央厨房现场下厨,感受冠华不锈钢锅的品质。

2020年11月,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培育品牌需要效应,前40年企业抓质量、促生产;后20年,企业聚人气,做推广。” 黄勇说。目前看来,工业游景区的打造,对喜时品牌的推广效应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其对于崇明探索传统农业之外的乡村振兴新亮点,具有开创性价值。

从地理上看,崇明岛呈东西狭长走向。从东边的园艺村,到中部虹桥村、北双村,再到西北角新村乡,这些“大上海”里典型的“小乡村”,纷纷走出了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纵观这些道路,有紧紧抓牢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再不断创新;亦有村落努力探索可复制的模式。虽然路径有所不同,但共同之处在于:既注重提升乡村“颜值”,也始终聚焦为农民创造“价值”。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便是崇明乡村振兴最终的归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