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赵晓菁在曲靖为筛查项目中的早期肺癌患者手术。
扫码观看独家精彩视频
下图:赵晓菁与曲靖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上图:手术前,赵晓菁复核病人的影像学资料。
赵晓菁十年前发起建立中国民政部增爱慈善基金会“慈菁专项”,基金用于对贫困人群的肺癌早期筛查和手术,以及对医疗水平薄弱地区专业人员的“传帮带”。
记者|黄祺
十年来,赵晓菁一直在寻找早期肺癌患者的路上。
山东沂蒙、河南安阳、青海民和、云南曲靖……所到之处,“慈菁专项”在当地政府、医疗机构、疾控部门的协助下,为经济困难家庭提供免费的CT检查,筛查出早期肺癌患者,然后为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手术。手术费用除了各种医保支付,剩余的自付部分由“慈菁专项”负担,对于患者本人来说相当于接受了免费筛查和手术治疗。
赵晓菁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是业内著名的医学专家,十年前发起建立中国民政部增爱慈善基金会“慈菁专项”,基金用于对贫困人群的肺癌早期筛查和手术,以及对医疗水平薄弱地区专业人员的“传帮带”。
“慈菁专项”最直接的受益人是接受筛查和手术的患者,因为肺癌得到早诊早治,他们的疾病负担大大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但受益者还远不止他们,在项目落地的地方,当地医疗机构肺癌诊治团队得到了培养并迅速成长;同时,作为医生的情怀与理想在基层医护人员中被重新唤醒。“每次下乡动员村民做筛查,心里总是觉得热热的,受到赵医生的感染,我们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很有意义。”云南曲靖当地一位参与筛查工作的护士对记者说。
被找到的早期肺癌患者
曲靖市中医院病房里,老廖(化名)正等待接受手术。老廖的老婆、儿子、儿媳妇、小孙子围在病床周围,尽管病房开了空调不冷,当地人还是习惯性地在室内穿着厚外套。
老廖近60岁,家住在曲靖市宣威宝山镇,年轻时下过煤矿,干过砖厂,都是灰头土脸的力气活。年纪大了家里添了孙辈,老廖回家,在镇上做点小生意。儿子媳妇、三个孙子和老廖两口子住在一起,经济收入够日常的开销,这个普通的家庭只要不遇到疾病之类的意外,日子过得是不错的。“如果遇到生病,做手术,经济上压力还是有点大。”老廖的儿媳妇说。
2023年夏天,老廖接到了曲靖市中医院一位医生托驻村干部带去的体检单,内容是做肺部CT检查。老廖儿媳妇一看就懂了,这是做免费肺癌筛查的通知,因为她的“二妈”(叔叔的老婆)一年前也参加了筛查,后来诊断早期肺癌并免费做了手术。除了“二妈”,老廖儿媳妇知道宝山“街上”好几个认识的人都参加过筛查。
老廖体检后不久,医院通知老廖复查,今年12月份,老廖再次接到医院的通知,告诉他需要手术治疗。
病房里,没有人提到“癌”这个字,躺在床上等待手术的老廖也摆摆手说“我不担心”。但家人们说,接到通知时大家都安慰老廖“莫慌莫慌”。家人们举出好几个熟人早癌手术后的例子,“都好得很,啥事儿没有”。
最近的五年,“慈菁专项”主要在云南曲靖开展工作,累计已经对12000余人进行了筛查,共200余人确诊为早期肺癌并已经接受手术,还有1000多人接受定期复查和随访。
2023年的冬天,赵晓菁5年里第10次来到云南曲靖。
“上次家访的那家,是不是有个孩子智力不太好?”“他家是不是住在马路边?下车路边就是。”赵晓菁再次下乡家访,路上回忆着上一次家访时的情景。专程到“慈菁专项”受益者家里去探访,赵晓菁想去问问手术后患者真实的感受,也想了解早癌筛查在最基层的乡村知晓率和普及率到底有多少。
赵晓菁和曲靖市中医院医护一起,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宣威市宝山镇,从停车的公路边走到余大叔家,需要沿着水泥路爬上两个坡。余大叔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外地工作,他和老伴在家搞养殖。前几年当地政府给村民们提供了包括胸部CT在内的体检,但后面有两年余大叔没参加政府组织的体检,“自己大意了”。
2021年,余大叔接到曲靖市中医院的免费体检通知,不但自己参与,他还负责组织本村的邻居们一起参加。
余大叔家位于一座山丘的顶部,站在他家院子里可以俯瞰宝山镇周边丘林地貌。余大叔抬起手臂自转了差不多360度说,过去这周边都是煤矿,不过已经关停很多年了。
余大叔被筛查出早期肺癌后,引起了他妹妹的警觉,妹妹主动去医院做了胸部CT,也确诊早期肺癌,并且接受了手术治疗。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自己去做体检,我们普通家庭,没什么不舒服就想不到去医院体检。”记者采访中,“慈菁专项”筛查对象对待肺癌早筛基本是这样的态度,因为经济、观念、就医便利度等制约,广泛、定期的胸部CT筛查目前尚未完全实现。
听到余大叔妹妹主动去做体检,赵晓菁很欣慰:“我们这个项目不仅要找到患者,而且还要起到科普的作用,让大家认识到做体检的必要性,这样才能避免错过治疗时机,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田野筛查,从迟疑到信任
“慈菁专项”落地曲靖,起始于5年前的一次拜访。
2018年的夏天,曲靖市中医院领导和医院中西医肺癌中心主任刘斌一起,到上海专程拜访赵晓菁。他们从新闻报道里听说了“慈菁专项”和赵晓菁多年的坚持,希望公益项目能够到曲靖去开展。“曲靖一些地区肺癌高发的情况,我很多年前就已经听说,如果能为当地早期肺癌筛查做些贡献,我是很愿意的。”赵晓菁说。
从这次拜访中,赵晓菁感受到这家医院负责人和一线医生对早期肺癌筛查的重视,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并于当年就开展了第一次筛查。
和大家的设想不同,最初去基层推广免费筛查,并不是那么顺利。曲靖市中医院中西医肺癌中心护士长刘慧5年来全程参与了筛查项目的工作,每次下乡,他们先联系好本地乡镇干部,有时候会约上村医一起,到村镇散发胸部CT免费筛查的通知,然后做口头的解释。一些从邻居手上拿到通知的居民,因为没有亲眼见到医生和干部,心里便升起了疑惑:免费体检?会不会是骗钱的?
这一年,医护人员在曲靖市富源县后所镇的四个村开展筛查,摸索经验,一共有471人参加了筛查。CT影像报告寄到上海,给赵晓菁读片,然后给出诊断结论。这400多人中,18人确诊为早期肺癌,赵晓菁飞到曲靖,为这18个患者实施了手术。
等第一批接受筛查和手术的人回到乡村,大家打消了“骗钱”的顾虑,“免费体检和手术”的消息慢慢在曲靖周边的乡镇传开。此后的几年,胸部CT筛查人数逐年增加,到2022年达到最高峰8000人。让赵晓菁感到成就感的并不是筛查人数的增加,而是从这些筛查人群中真的发现了不少早期肺癌患者,而这就是“慈菁专项”的价值所在。
所有从事肺癌诊治的医生都会强调早期筛查的重要性。“非小细胞肺癌是所有肺癌中占比最大的一种,大约占到80%。就非小细胞肺癌而言,一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80%,二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是30%—40%,三期是10%—20%,四期就要低到5%以下了。我们项目筛查到的患者大部分处于一期,而且其中很多是一期里面更早的,有的是非常早期的、以毛玻璃结节为特征的早期肺癌,这些早期肺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基本达到100%。”
赵晓菁说,从医学目前对肺癌的认识而言,早期肺癌及时治疗的效果,与发现时已经分期靠后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天壤之别”,早发现早治疗将改变很多个人和家庭的命运。
最初的筛查,从曲靖市中医院医护人员熟悉的、有联系人的乡镇着手,后来,曲靖市疾控中心提供了客观科学的流行病学基础数据,根据疾控部门提供的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筛查效率。
在曲靖的筛查,达到了“慈菁专项”成立时设想的效果——通过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早期肺癌筛查,找到“隐藏”的肺癌患者,让他们从早诊早治中受益,避免“一查出来就是晚期”的悲剧发生。
“慈菁专项”缘起:医患同心的善举
“慈菁专项”缘起于赵晓菁与一位患者之间的故事。
十多年前,在外院被诊断为一定要手术治疗的一位老人,来到赵晓菁的诊室。赵晓菁是国内最早推广肺部小结节鉴别诊断的专家之一,他注重精准地鉴别哪些结节需要手术,哪些不需要手术。经过诊断,赵晓菁给这位患者的结论是:不需要手术。
拿到诊断,患者的儿子非常感慨,亲身经历让他对赵晓菁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理念非常敬佩。这位家属想要用重金感谢赵医生,被赵晓菁拒绝,但他仍然坚持。多次沟通后赵晓菁提议:我们把这个钱拿出来做点好事。
2013年“慈菁专项”成立,这是第一笔捐款。此后十年,不断有各行各业、天南海北的人在听说了赵晓菁和“慈菁专项”后向基金捐款。捐款人大多很“认真”。一位捐款人是上海交通大学校友、后来自主创业,每年他都要像审读自己公司财务报表一样检查“慈菁专项”的支出报表。他对赵晓菁说,钱一定要用到患者身上,用到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工作上。
肩上有捐款人的期待,有作为医生的职业使命感,赵晓菁不敢懈怠。
真正从事过公益事业的人对“理想丰满、现实骨干”这句话都会有深刻的理解,要想把一个美好的愿望落地到现实世界中,过程是艰难的。赵晓菁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断地推动筛查项目的开展,他需要去寻找既有理想、又有能力的合作者,然后从一次一次的实地工作中去摸索工作路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争取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让该治疗的患者都得到恰当的治疗。
五年前开始在曲靖开展筛查后,培养当地医疗团队,也成为了赵晓菁的任务之一,因为筛查和治疗对于医护团队的要求并不低。一开始,所有的CT影像报告都由他来读片,几次带教后,他要求当地医疗团队先做初步的判断,拿不准的再给他看。通过手把手的培训,曲靖市中医院中西医肺癌中心团队在诊断和手术技术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曲靖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孙伟向《新民周刊》介绍,五年来除了赵晓菁10次到曲靖中医院开展诊断和手术外,医院中西医肺癌中心所有医护人员还得到了到上海进修的机会,诊疗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科室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医院肺癌手术量在曲靖市排名前几位。同时,医院对“慈菁专项”也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医护人员都是利用休息时间下乡动员和筛查。
据介绍,近年来曲靖市中医院通过积极对接优质医疗资源的方式,不断将优质医疗服务引入曲靖本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乡村振兴的诺言,让基层的百姓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中西医肺癌中心主任刘斌是团队的带头人,他在上海仁济医院进修3个月,学习了肺癌诊治的最新技术和规范诊疗以及科室的管理经验。团队的年轻人们和刘斌一样,五年来因为参与“慈菁专项“项目而得到了学习机会,也感受到了医学的温度,重温了从医的初心。
结束曲靖的工作,赵晓菁搭乘晚上8点多的航班飞往福建福鼎,与当地一家医院签订“慈菁专项”的合作计划。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慈菁专项”这样的公益项目也许只能算是一粒小小的火种,但他所到之处,撒播了诞生于医患同心的善意,点亮了一些希望,温暖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