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中国老挝交往史
第53版:环球 2024-07-29

中国老挝交往史

何映宇

上图:2024年4月21日在中老铁路列车上拍摄的“兰亭·雅集”中国书法主题活动现场。

右图:中老铁路安定隧道。

上图:老挝琅勃拉邦的“宋干小姐”评选现场。

中老两国之间的交往有着一千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两国人民之间早已结下了深厚的诚挚情谊。相信随着老挝对中国免签政策的实行,中老关系将进入新篇章。

记者|何映宇

中国和老挝是山同脉、水同源,是前途相关、命运与共的社会主义友好邻邦。自古以来,中国与老挝就交往密切。中国和老挝在建交之前,两国既有官方的交流,也有民间的交流,但主要以官方的交流为主。

1961年4月25日,中国与老挝建交。特别是1975年,老挝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之后,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

2024年7月3日,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高度评价老中全面战略合作成果,表示愿同中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通伦当天接受中国新任驻老挝大使方虹递交国书。通伦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103周年华诞,祝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老方坚定支持三大全球倡议,愿以老中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大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示范。

排除炸弹克服垮塌建铁路

近20年来,中老之间最重要的跨国建设是中老铁路的建设。

中老铁路又称中老昆万铁路,即“中老国际铁路通道”,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首都万象的电气化铁路,全长1035公里,线路从昆明向南穿过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进入老挝北部地区,继续向南经老挝多个省市,到达万象。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也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

2010年5月21日,中老昆万铁路昆玉先建段开工建设,至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这条铁路的建设,用了11年的时间。

中老铁路建设体量庞大、地形地貌复杂,玉磨段需要翻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需要跨越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桥隧比高达87%,沿线地质较易出现溜塌掉块、软岩变形、突泥涌水等问题,建设方案需时常根据围岩变化动态调整。

整个建设过程困难重重。在老挝境内开工之前,面临着美军遗留未爆炸弹问题。1964年至1973年越战时期,美国向越南南部、老挝和柬埔寨东部投掷了大量集束炸弹。其中,老挝是受集束炸弹影响最大的国家。根据老挝官方提供的数据,越战期间,美军向老挝投放了200万到300万吨炸弹。美军累计投下约2.7亿枚集束炸弹,其中有8000多万枚集束炸弹遗留在老挝,给老挝造成了严重且长久的灾难,至今造成约2万平民死亡。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翁通·苏潘通称,老中铁路公司与老挝国防部协调研究,沿着火车线路探测、清理和销毁炸弹,总共花费了大约3年的时间。

由于中老铁路磨万段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雨季降水多,基坑难以成型,大型机械设备进场较为困难。线路采用雨季桥梁桩基施工工艺,解决了热带地区雨季桥梁桩基施工难题,确保了桥梁承台和墩身的后续施工。

2018年6月14日18时27分,老挝楠科内河特大桥最后一个桥墩——214号墩身顺利浇筑完成。这标志着中铁二局承建的中老铁路全线最长桥梁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中方进入后,面临的则是雨季施工难、沟通交流难、资源组织难,如何合理策划,打开施工局面,牢牢把握施工主动权,是当时摆在大家面前的首要难题。基坑成不了型,大型机械设备进场都困难!项目技术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对比和优化方案,最终研究出一套科学的施工工艺,有效解决了雨季桥梁桩基施工难题,确保了桥梁承台和墩身的后续施工。

17.5公里,是中老铁路全线最长隧道——安定隧道的长度。这条隧道由中铁五局和中铁十九局共同施工,穿越20条断层和2个向斜构造,工程规模、建设难度、工程风险在国内铁路隧道施工中极为罕见。

轰的一声,上千方土石垮塌,当时正进行掘进作业的三名工人身后的隧道已被填满,最后他们沿着洞顶一个小小的缝隙才爬了出来。这是2018年底发生的险情。出口段有1.3公里地层以碳质泥岩、页岩为主,难成形,遇水成泥粥,围岩蚀变严重,给施工建设队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如今,老挝政府围绕这条铁路正建设南北经济走廊和东西经济走廊,带领民众围绕铁路开展商品生产和运输。中老铁路的通车,极大地便利了老挝人民的出行和货物运输,给老挝带来的利益真实可见。

助力中越关系正常化

老挝不仅是我们的邻邦,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和越南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中越关系降至冰点。1986年,越南领导人黎笋逝世,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再一次更迭。与中国友好的阮文灵重新回归到了越南核心领导人集体当中,被选为越南共产党总书记。

阮文灵是越南共产主义南方局领导成员,早在上世纪60年代越南抗美战争时期,阮文灵(化名十菊)就曾多次秘密访华,商谈中国援越问题。他思维敏捷,很有头脑,且对中国态度诚恳友好,深得毛主席、周总理的赏识。黎笋上台之后,由于阮文灵与其政见不和,长期都没能够得到重用。

阮文灵上台后认为,最迫切需要完成的事情就是要尽快从柬埔寨撤军,从而尽快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因中越两国当时的情况,阮文灵一时找不到一个好的契机打破这个僵局。

而老挝领导人凯山·丰威汉1989年访华,就成为了中越两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1989年10月,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兼部长会议主席凯山·丰威汉访华,按照中共中央批准的接待计划,将由李鹏总理主持会谈和宴会,江泽民总书记会见和举行便宴。但此时凯山提出要见邓小平同志,中方表示,邓小平年事已高,不再会见外宾,请予谅解。尽管如此,凯山仍坚持要求见邓小平,先后提了3次。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经反复研究、协调,最后商定请邓小平礼节性简短会见。

结果原定的简短会见,两位领导人进行了40分钟的谈话,而且谈的都是十分重要的实质性问题。

见到邓小平后,凯山转达了越共总书记阮文灵对邓小平的亲切问候,还说阮文灵希望中国能邀请他访华。邓小平说:“我早就认识阮文灵同志,我知道他思维灵活,很有理智,工作很能干,胡志明主席很器重他。我希望他当机立断,把柬埔寨问题一刀斩断。现在我年龄已大,快要退休,我希望在我退休之前或退休后不久,柬埔寨问题能得到解决,中越关系恢复正常。这就了却了我的一件心事。”

凯山在回国途中在越南短暂停留,及时、全面地向阮文灵转达了邓小平的传话。阮文灵听后十分重视。

1990年5月19日,越方在主席府举行纪念胡志明诞辰100周年招待会,在招待会上,阮文灵提出要见中国驻越南大使张德维。1990年6月5日,在多方努力下,阮文灵总书记在越共中央会客厅会见了张德维大使。张大使立即将他的谈话内容报告国内。

1990年9月3日至4日,阮文灵对中国进行内部访问,越共元老、中央顾问范文同同时前往。1991年11月,《中越联合公报》公布,标志着中越关系正常化。应该讲,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凯山在中越双方领导人之间及时且十分有效的谈话促进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而凯山同志在第二年就去世了。实际上,凯山是见过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老挝领导人,与中国几代领导人都有很好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挝领导人能在中越关系中起牵线搭桥作用的原因所在。

凯山·丰威汉于1920年诞生在当时法国殖民地老挝的沙湾拿吉省,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越南人,母亲是老挝人。1955年,凯山·丰威汉成为老挝实际上的最高领袖,一直到1992年去世。他担任老挝最高领导人的时间超过37年。

1970年7月7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老挝人民党总书记凯山·丰威汉。见到当时反美前线的兄弟党领导人,毛泽东格外高兴。会见过程中,两人谈笑风生,无拘无束,不知不觉,原定的谈话时间到了,毛泽东仍毫无结束谈话之意。他饶有兴趣地问凯山:“我不大懂,万象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凯山回答毛泽东说:“老挝的象很多,过去国王举行庆典,都要有大象,尤其是白象,是最名贵的。”

无论是主政老挝时期,还是在中越冲突期间,抑或是在革新开放后,凯山·丰威汉都积极推动对华友好,将中国视为最可靠的邻国。他在老挝一直推动各项改革,向中国学习。正是凯山·丰威汉奠定的基础,现在老挝依旧是对华最友好的国家之一,中老关系亲如兄弟。

古代中国与老挝的关系

老挝能在中国和越南的关系中扮演这样的角色,自然是和历史上密切友好的中老关系有关的。

从三国时代到晚清时期老挝一直是中国的朝贡国。明代还曾一度设置过老挝宣慰司管辖如今老挝大部分领土。老挝在纪年上既使用公历、佛历,同时也使用中国传统的农历。

史料记载,在老挝掸国时期便与中国的汉朝进行往来,在老挝堂明国时期便与中国开始正式进行官方往来。1353年,法昂统一老挝全境,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澜沧王国,定都于芒相通。不久后的1368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新生的大明王朝。两个近邻的强大政权几乎在同一时期进入了长治久安的发展局面,相似的政治生态也使得两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没有障碍。

当时,澜沧王国一直与中国明王朝进行往来,1400年,澜沧王国第一次向中国遣使,每隔两三年,澜沧王国就要派出使臣向中国致礼。在明朝统治的二百七十余年中,澜沧王国的十位君王累计派遣使者达34次之多。《明史》记载,1403—1409年,澜沧王国曾四次出使明朝,并送来大象、骏马、金银、器皿等礼物,明朝政府则以文绮回赠。永乐年间,澜沧王国向中国进献象牙、犀角等土特产,中国答谢的礼物竟是足足五百五十锭银钞,以及七十二匹布帛绸缎,价值远远超过老挝所赠的贡品。

1428年到1438年,澜沧王国发生了严重的王位之争,朝野混乱,社会动荡。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对中国云南与老挝北部地区之间的往来造成影响。当时的亲王仍然没有放弃遣使中国的传统,可见老挝统治者对老中关系的高度重视。此外,在明代及以后,迁往老挝的华侨人数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老两国之间的交流。

当中原大地进入大清王朝,老挝却处在内忧外患、水深火热的严峻困境中。毗邻的越南和泰国频繁地插手老挝的内政,甚至直接派兵进犯边疆,加之国内的王位之争不断,导致老挝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并最终分裂成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三个王国。

1727年,琅勃拉邦王国国王英塔松即位,终于结束了这种动荡不堪的政治局面,并在当政的二十六年间先后六次向中国派遣使节,恢复了两国之间的官方联系。1779年,强大的泰国占领了老挝全境,对中老交往构成了很大的障碍。但是即便如此,1790年老挝仍专门派出使者为乾隆皇帝祝寿,恭贺他的八十寿诞。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老挝彻底成为法国的殖民地。

中老两国之间的交往有着一千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两国人民之间早已结下了深厚的诚挚情谊。相信随着老挝对中国免签政策的实行,中老关系将进入新篇章。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