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书讯 危机中的晚明江南
第79版:读书 2025-01-06

危机中的晚明江南

谈炯程

《江南困局: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 唐元鹏著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年8月

明亡清兴何以成为可能,是“甲申之变”以来,无数文人、士人、学人念兹在兹的关键问题。

撰稿|谈炯程

明亡清兴何以成为可能,是“甲申之变”以来,无数文人、士人、学人念兹在兹的关键问题。正是这一激变,给了那些原本在东亚文化圈中处于边缘地位的蕞尔小国某种主体性,东亚诸国之间悲剧的近代史也是在那一刻开始转动。一些通俗的历史阐释,认为明朝实亡于东林士人的党争之祸,或者,这些通俗读物会借用阴谋论的论调,构想出一个寄生于明朝国家机器里的“深层政府”,这一“深层政府”的主要构成人员便是所谓“江南缙绅”。自南宋以来,江南久为富庶之地,考学之风盛行。明太祖年间的南北榜案可为例证。在洪武三十年,即1397年的丁丑科会试中,北方士子全数落榜,他们认为这是南方出身的主考官刘三吾照顾乡亲的结果。明太祖因此震怒,牵涉此案的相关人员被株连甚多,刘三吾即被罚戍边。但此后,南方士子依旧在科举中占据优势,以致明仁宗时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

在此背景下,本书讲述了6个显赫的江南士大夫家族由盛转衰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发生在明朝中晚期,即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尽管,全书基本以通俗叙述史的语言和结构重述历史,但在其开头,《江南困局》依然呈现出了一定的问题意识。作者认为,是隆庆开海以来,白银资本的不断涌入,造成了江南乡土社会秩序的总体崩溃。城市开始在这片地域出现,基于资本的雇佣关系、手工业的发展,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网的构成方式。

书中第一个故事,讲到湖州府董、范两家遭遇的民变风波。这两家皆以科举发迹,之后假借家奴之手大量购置田地,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便成为地方望族。而家族购置田地的方法,是先向贫苦农户发放高利贷,等到农户还不起高额本息之时,要求其以田产、房产抵债。吊诡的是,虽然此法手法久已让乡人不满,董家祖孙仍认为这种不满来源于乡人贪婪与刁蛮的劣根性。

他们并不直接插手产业,所以不清楚资本原始累积中的恶,相反,董家祖父董份返乡后,设义田、义塾、义宅,接济穷人,其孙董嗣成在面临汹涌舆情时,第一时间选择退回部分田产。他们都认为自身在道德上完璧无瑕。对家奴的诸般丑陋行径,就只是纵容、漠视。对他们而言,民意近乎一种不透明的集体无意识,他们需要为之负责的,是大写的天下,而非小写的乡民。晚明士人的闲适与颓废,之所以风雅,或许正在于这种漠然与将一切世俗观瞻抽象化、审美化的取向。危机也就在此中诞生了。大儒钱谦益降清以图苟活,南明朝廷在一次次明争暗斗的党争中变得日益衰弱,这些耻辱性的历史事件,似乎早在晚明时期就有预兆。如何找到这种征兆?作为一部叙述史,《江南困局》自然不会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它只是让历史的门敞开,让你自行寻找。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