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窗外》里,师生恋禁忌被大胆触碰。
皓祯这个角色让马景涛贡献了太多表情包。
《新月格格》叙事挑衅。
《一帘幽梦》里的两对CP。
实际上,每代人都会带入当时时代的烙印,去看待和解读琼瑶的作品,唯有琼瑶,超越了数个时代,成为祖国大陆及港澳台一个永不磨灭的文化符号。
记者|陈冰
琼瑶,这位被誉为“爱情教母”的作家,以其独特的婚恋观影响了数代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她的作品在华语文学界和影视界掀起了一股浪漫主义的浪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琼瑶作品中婚恋观的态度也经历了从欣赏、反对到理解的复杂变迁。
实际上,每代人都会带入当时时代的烙印,去看待和解读琼瑶的作品,唯有琼瑶,超越了数个时代,成为祖国大陆及港澳台一个永不磨灭的文化符号。
浪漫与枷锁
琼瑶早期创作活跃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彼时的台湾社会,文化主要围绕官样的“主旋律”展开,没有为私情留下多少空间。社会风气趋于保守,传统婚恋观念仍牢牢盘踞。《窗外》正契合了当时整个社会渴望冲破压制的心理氛围。
在《窗外》里,师生恋禁忌被大胆触碰,女学生江雁容与老师康南的情感炽热而无奈。这段感情最终以悲剧收场,映射出当时社会伦理纲常的不可逾越。江雁容回归家庭既定轨道,被安排相亲、成婚,个人情感渴望被家庭责任、社会眼光迅速压制。
早期琼瑶作品满溢浪漫情愫,男女主角常邂逅于诗意场景,一见钟情很常见,可浪漫背后,是森严婚恋秩序的内化。从性别视角看,女性多处于被动等待、被拯救状态。《梅花烙》里,白吟霜柔弱娇美,身世飘零,爱情是她生命的唯一救赎,她等待皓祯冲破封建门第的阻碍;男性则主导情感走向,皓祯虽抗争,却也是在既定框架下做有限挣扎。这种婚恋观贴合传统男强女弱设定,爱情是女性生活重心,男性负责为爱情、婚姻遮风挡雨,彼时读者沉醉于这般梦幻又虐心的故事,视忠贞不渝、生死相随为至纯爱情范式,为角色流泪同时,加固自身对传统婚恋的尊崇。
这种传统的婚恋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同时也对现代婚恋观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琼瑶这种“爱情至上”的信条,在对岸文化被压制的特殊时期,无异于精神世界的一剂解药。在那个年代,男看武侠,女看言情,是最好的精神疗愈品。
一方面,它让现代读者看到了封建传统对人性和爱情的压抑,使人们更加珍惜现代社会中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婚恋环境。例如,现代年轻人在选择伴侣时,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家庭门第、社会地位等因素的严格束缚,而是更加注重个人的感情和意愿。另一方面,早期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被动和柔弱,也引发了现代女性的反思。现代女性在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独立和自主,不再愿意成为传统意义上的附属品,而是努力在婚恋关系中实现平等和自我价值。
冲击与觉醒
随着时代车轮滚入八九十年代,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女性意识开始觉醒,琼瑶作品婚恋观悄然生变。1998年电视剧《还珠格格》横空出世,小燕子的形象颠覆以往琼瑶女主范式。她活泼莽撞、无拘无束,对爱情并非苦守等待,她与永琪俏皮打趣,两人的爱情成了一场欢乐冒险。紫薇虽仍有传统温婉一面,可在追寻身份与爱情中,也展现出坚韧。这一时期,60岁的琼瑶继续突破自我,在虚构的宫廷背景之下,让主角们追求自由恋爱,对抗太后等权威象征的包办婚姻,让年轻观众看到爱情如何挣脱权力的枷锁,并最终获得圆满的人生。
在婚姻关系塑造上,琼瑶更加注重伴侣间的精神共鸣。《一帘幽梦》里,紫菱不再是困于深闺困于无望三角关系出不来的女子,她与费云帆的爱情跨越年龄差距,因灵魂契合升温。费云帆理解紫菱的才情与梦想,带她畅游世界,书写不一样的浪漫,促使大众反思:婚姻不应只是年貌相当、柴米油盐,精神交流才是长久保鲜剂。传统“搭伙过日子”的婚姻认知遭到强烈冲击,为都市青年男女开启爱情想象的新空间。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观念,借琼瑶剧获得进一步的广泛传播。
改革开放后,琼瑶的言情文学被引进到大陆。彼时大陆的不少文学作品,大多脱离普通人生活,讲究文学的严肃性。言语鲜活、文笔优美流畅的港台通俗文学,对普罗大众有着难以抵抗的吸引力。这一时期的琼瑶作品,愈发注重伴侣间的精神共鸣和相互理解。她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揭示人性的复杂,探索爱情的真谛。她的作品引发了社会对于传统观念的反思,让人们重新审视爱情、婚姻、家庭等重要议题。
琼瑶这种对爱情与婚姻本质的深入探讨,使现代读者和观众在观念上更加重视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契合。在现代婚姻中,越来越多的夫妻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稳定,而是努力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沟通和情感共鸣,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婚姻生活。同时,琼瑶作品中对自由恋爱的歌颂和对传统包办婚姻的反抗,也进一步强化了现代人追求自由、平等婚恋的意识,鼓励年轻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不畏外界的压力和阻碍。
质疑与审视
进入21世纪,社会多元价值观碰撞,个人主义等观念日益突出,人们对琼瑶的“爱”,有了不同的解读。琼瑶的小说,开始被一部分人冠以“三观不正”“恋爱脑”等负面标签。
琼瑶早期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婚恋观开始遭受批判。曾经《新月格格》中新月以“真爱”之名介入他人家庭,被当下观众斥为三观不正。放在过去,其情之痴还能惹几分怜惜,如今却被网友认定是对原配权益的践踏,是美化婚外情。那句“我不是来拆散你们的家庭,我是来加入你们的家庭”,成功地引发群嘲。许多人开始质疑琼瑶过往作品里若干角色为爱情放弃一切的合理性,个人权益被重新摆上婚恋天平,不少现代独立女性不再愿为虚无浪漫“舍本逐末”。
再比如许多网友不齿于《一帘幽梦》里绿萍本是个近乎完美的姐姐,对妹妹紫菱呵护备至,结果紫菱一直做可怜无辜状,横刀夺爱无情践踏自己姐姐。这些网友分析,琼瑶做过“第三者”,大概也只有在她的笔下,同样是“第三者”的紫菱才能收获那么多的原谅与祝福。这些网友又分析,纵观琼瑶的爱情小说,尤其是早期的作品,往往都有类似的特点——破碎阴郁的女主角、女人和女人互相“雌竞”、为爱不顾对方婚姻身份的束缚……这些,都不难从琼瑶的个人经历中找到影子。最后,这些网友得出结论:少年时因为成绩不好而感到压抑,与优异的弟妹比较导致极度敏感自尊。青年时爱上了事业伙伴,但他早有家庭。因此,琼瑶写的一些女角色,往往都暗戳戳地憋着一股劲,爱情是她们最大的信仰,也是最大的反叛。而这种爱情至上的信条,这种“恋爱脑”,某种程度上“反噬”了对现实生活、对经济地位的充分考量,让人“错误地认为有情饮水饱”。毕竟,再炙热的情感,也经不起社会的毒打;没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婚姻,注定只能走向灭亡。
但是,不可否认,在女性的爱情婚姻与相夫教子深度捆绑的年代,琼瑶作品中具有反抗父权的先锋意识,她是如此强烈地呼唤爱、相信爱。不过,在如今太多人难以相信爱情的情况下,琼瑶却总在一如既往地追逐爱、歌颂爱,“不信者”当然觉得她过时了。尤其琼瑶丈夫平鑫涛的一些“心机”,琼瑶与继子女的一些纷争,更让“明白人”觉得“爱情教母”自身的爱情神话也破碎了嘛,讽刺,“爱情稀缺的年代,还要什么爱情至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脉搏。琼瑶小说对封建礼教的突破,在上世纪60、70年代甚至80年代,都对我们有着巨大的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在当时东亚地区相对保守的社会环境中,她的作品为人们打开了新的视野,激发了人们对于自由、爱情和平等的渴望。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的忙碌和琐碎中,依然要保持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期待。
实际上,琼瑶本人的行事风格也带有反传统的色彩。她在爱情观念上坚持自我,勇敢追求自己所爱的人,不顾世俗的眼光和议论。就连生死这种大事,都显现出超越常人的决绝。这种勇敢与执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她激进的反传统的精神。
只是,她这种激进的个人自由主义表达,在当下似乎又难以被广泛接受了。就像人们对琼瑶作品中的婚恋观,表现出从全盘接受到严苛审视再到重新看待的巨大跨度。相信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观念的演进,见证时代婚恋理念曲折进化的琼瑶作品,会得到更客观的一个评价。